王志勇 译注
上海三联书店;2015-4。
…
·正文约4100字
·编录:杨原平
…
《威斯敏斯德家庭敬拜指南》在1647年英国威斯敏斯德会议上通过,与“信条、大、小教理问答”同为当时教会信仰与生活的标准。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如果没有在家庭中操练敬虔,孝敬父母,夫妻相爱,教育子女,以敬虔为中心的改革宗信仰就无法确立。
p232
每个时代的人都强调自己的时代艰难,世风日下,古道难行。其实,不管时代如何,要想爱主爱人,遵行律法,敬虔度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敬虔有着巨大的力量,所以撒但总是想方设法予以攻击。然而,有主耶稣基督为我们在天上持续地代祷,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没有理由以任何借口不追求敬虔的。当我们受到各样诱惑的时候,要从历代敬虔之人的榜样中吸取力量,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赢得了今生的自由和永远的冠冕。
纵观整个历史,家庭敬拜一直是真正敬虔生活复兴的标记。没有敬虔的家庭生活的操练,一切都难免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假如不在家庭中追求敬虔,努力与家人一同敬拜上帝,仅仅是在礼拜日的时候到教堂中敬拜上帝,多是假冒为善而已。上帝的圣约是与我们家庭设立的,每个基督徒都有责任在家庭中分别为圣,致力于家庭祭坛的建造,使敬虔的信仰代代相传。
《威斯敏斯德家庭敬拜指南》是在1647年英国威斯敏斯德会议上通过的,(p233)与著名的《威斯敏斯德信条》、《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同为当时教会信仰与生活的标准,可见当时教会对家庭敬拜的重视。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如果没有在家庭中操练敬虔,孝敬父母,夫妻相爱,教育子女,以敬虔为中心的改革宗信仰就无法确立。
p234
因着上帝的怜悯,极其纯正的公共敬拜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建立起来。然而,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当有单独性的敬拜,并且家庭也当自行聚集,以家庭为单位,敬拜上帝。此二者既与个人和家庭有益,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样的敬拜,随着我们国家改革的进行,敬虔的告白和力量,在个人和家庭方面,都会日益精进。
首先,对于个人性的敬拜来说,家庭敬拜是极其必要的,每个人都当自己私下祷告、默想。这种操练所带来的巨大益处是言语所无法描述的,只有那些真正谨守,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完全品尝到其中的甘甜。这种个人性的敬拜也是蒙恩的工具,基督徒以这种特别的方式,与上帝交通,预备自己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因此,牧师确有必要鼓励每个人都进行这样的操练,或在早晨,或在晚上,其他时间亦可。另外,这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既注意自己这样行,同时也要留心,鼓励处于他的监护之下的每个人,每天都当殷勤遵行。
作为一个敬虔的家庭,每天举行家庭敬拜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的本分:首先,为教会、国家、每个家庭成员的生命和目前的需要而祷告、赞美;其次,阅读圣经,用朴素的语言进行教理问答,这样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孩子们,在参加公共敬拜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得益,自己读经的时候,也能多得益处。同时,应当讨论经文对家中每个人的应用,何处是劝勉,何处是责备,都由家中有权柄的人予以合宜的解释。
p235
解释圣经是教牧人员的本分和职责,任何人不管有什么资质,如果没有蒙召传道,分别为圣,就不要擅自解经。同样,家长也蒙上帝特别的呼召,清清楚楚地向家人宣读圣经,是其当尽的本分。读经之后,对于读过的经文加以讨论,晓得经文的应用,也是值得称赞的。比如说,如果在所读的经文中有对某种罪的责备,那么家长就当警告全家警醒谨守,不要犯这样的罪。如果上帝在经文中以审判来威吓,或者经文中描述了上帝的审判,就当提醒全家注意,不要因为自满和怠惰,就使这样的审判,甚至更可怕的事情临到自己的身上。最后,假如上帝在经文中吩咐了什么责任,就当激励每个人寻求基督加添力量,使我们能尽自己当尽的本分;若是在经文中上帝应许了什么安慰,就当求主怜悯,赐给这样的安慰。在上述所有事宜中,家长都当好好地带领,家人有问题或疑惑,就向家长求问。
家长要留心,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得半途退出家庭敬拜。另外,既然家庭敬拜的责任是属于一家之长的,牧师就要劝勉那些懒惰的人,训练那些软弱的人,使每个家长都有适宜的装备。经过长老治理会的批准,教会也可以任命人培训家长及其家人。假如家长确实不适合带领家庭敬拜,那么经过牧师和堂会的认可,另外一个家庭成员可以带领家庭敬拜。对于所推荐的人选,牧师和堂会应当向长老治理会负责。如果因着上帝的护理,牧师在会友家中,就当主持家庭敬拜。牧师应当在全体家人都在场的情况下主持家庭敬拜,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不需要也不应当告知他人,才能仅仅与某些家人会面。
p236
懒惰之人,基督教信仰还不明确的人,信仰不坚定的人,一概不得带领家庭敬拜,即使他们自愿也不可。否则,就有各样的谬误偷偷地进入家庭之中,导致那些容易上当受骗、没有头脑的人走偏。
家庭敬拜是家庭私事,不当广泛邀请他人参与,除非他们是来访的人,或是来吃饭的客人。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应当邀请他们一同参与。
在非常时期,遭遇艰难困苦的时候,上帝确实曾经祝福过不同家庭的聚会,那时正常的教会次序被打乱了。然而,在和平稳定的时期,当福音纯正的时候,我们相信不应鼓励很多家庭聚集在一起。这样容易限制每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且,慢慢也会影响到教会公共事奉的需要,造成教会里家庭之间的裂痕,甚至使教会陷入分裂。这些都会引起更大的谬误,使恶人的心更加刚硬,给义人带来极大的伤痛。
p237
在主日的时候,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己先寻求主,然后全家一起寻求主(唯独祂的手能预备人心),预备自己的心灵,准备参加敬拜,使敬拜的时间确实成为他们的祝福。家长应当留心,使每个处于他的监护之下的人都要参加公共敬拜,成为地方教会的一员。公共敬拜结束,祷告之后,家长要看家人都领受了什么。主日余剩的时间应当分别出来,用于教理问答,一起讨论上帝的话。另外,家人也可以自己读经、默想、祷告,使他们自己与上帝的相交不断加增。这一切目的都在于使公共聚集的祝福和益处得以加增,并得到正确的领受,使每个人都对永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那些会祷告的人都当祷告,因为祷告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使用。那些刚刚信主的人,也可以借助已有的祷告开始祷告。然而,不要因此而满足,或者以此为属灵的怠惰的借口。在自己的灵修时间里,他们应当殷勤地、恳切地求告上帝,使他们能够祷告,感动他们的心思想,感动他们的口说话,为他们家庭必须的事项祷告。以下就是一个祷告的指南,祷告应当包括:
1.承认自己不配在祷告和敬拜中来到大而可畏的上帝的面前,恳求上帝赐给一个真心祷告的灵;
2.承认个人的罪和家庭的罪,为罪而责备自己,省察自己,承认有罪,真正谦卑在上帝的面前;
3.在圣灵的引导下,奉耶稣基督的名,发自内心地、恳切地求告上帝赦免自己的罪;求上帝施恩,使自己有悔改之心,信靠上帝,认真、公义、敬虔地生活,高兴欢喜地事奉上帝,行走在祂的面前;
p238
4.感谢上帝对祂子民的诸多怜悯,尤其是对自己的怜悯,特别是对于上帝在基督里的大爱,和福音的光照而感谢上帝;
5.不管是在早晨,还是在晚上,都当为自己当时灵命上和身体上的需要祷告;不管是身体健康与否,不管境遇是逆是顺,都当恳求上帝特别施恩;
6.为普世基督教会代祷,为有改革宗信仰的教会祷告,特别是为自己所在的教会祷告;为那些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的人代祷;为我们所有的尊长祷告,为国家在位掌权的祷告;为地方长官,为所在教会的牧师和整个肢体祷告;为因公外出的邻舍,也为那些留在家中的邻舍祷告;
7.在祷告结束的时候,要殷切地渴慕在祂爱子的国度降临中,在祂旨意的施行过程中,天父得到荣耀;确信自己的祷告已蒙垂听,他们根据父的旨意所祈求的必定成就。
家庭敬拜的举行必须极其认真,不要拖延,要避免一切世上分心的事,避免各样的拦阻。不管不信上帝的人和世俗之人如何嘲笑,都要照样进行。为了更好地推行家庭敬拜,带领人和教会中所有的长老,都应当激励自己和家人亲自施行。不仅如此,他们也当同意,要在他们所牧养的所有家庭中推行家庭敬拜。
上面所提及的是在家庭敬拜方面的一般责任,另外,还有特殊的责任。在某些特殊的处境中,不管是在私下,还是在公开场合,当主呼召他们的时候,都当在家庭中尽谦卑和感恩的本分。
p239
上帝的圣言要求我们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和善行。在当今时代,不敬上帝之风四处猖獗,那些轻慢上帝的人,放纵情欲,毫无节制,他们见到我们并不效法他们就颇为诧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会中的每个成员,更当在彼此造就的责任上时时殷勤,激励自己和他人,或教训,或劝勉,或责备;要彼此鼓励,断然拒绝邪恶之事和世上的情欲,敬虔、严肃、正直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由此而把上帝的恩典显明出来;要安慰软弱的人,彼此代祷。在上帝的护理之下,当某些特殊场合出现的时候,就当履行此类的责任。也就是说,当人遭遇灾难、十字架或极大的难处,寻求建议和安慰的时候;或者犯罪的人受到私下的劝诫,假如没有什么果效,就当根据基督的律法,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凭两三个人的口句句都要定准。
在人的良心疲惫、愁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提供合适的建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运用了一切私下的和公开的方法之后,良心仍然没有平安,就应当去找自己的牧师,或者某个有经验的基督徒。但是,如果良心不安的人处于一定的情况下,因为性别、慎重、羞怯,或害怕出现丑闻,要求有一个敬虔、严肃的密友与他们一同到所说的地方,有这样的朋友陪伴,作为证人出现,也是适宜的。
p240
在上帝的护理之下,有来自不同家庭的人,离开他们各自的工作,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聚集在一起。既然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想享有上帝的同在,与上帝同行,不忽略祷告和感恩的本分,他们就当安排他们中间装备最好的人带领“家庭”敬拜。他们也当谨守,不要让败坏的言语从自己口中发出来,只是说那些美好的造就人的话,使那些听他们分享的人得蒙恩惠。
这些指南的目的和范围有两个方面。首先,在教会所有的教牧人员和会众中,可以根据每个人所在的地方和所从属的工作,使敬虔的权柄和操练得到保护和推进,基督徒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敬和懈慢可以受到抑制。其次,假如聚会或作法有可能孳生错谬、丑闻和分裂,使公共敬拜和服事受到藐视或忽略,使人忽视自己当尽的基督徒的本分,以及其他不是来自上帝的灵,而是属乎血气,与真理和和睦相悖的作为,就不要进行。
…
王志勇 香港雅和博圣约书院院长,美国长老会主恩基督教会主任牧师。1994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3年受邀为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2009年获美国加尔文神学院神学研究硕士、神学硕士。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神学与法学。
2003年在北京创立“中国改革宗神学”网站(www.chinareformation.com), 2010年在香港创办“雅和博圣约书院” , 2011年在美国创立“雅和博传道会”,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以17世纪清教徒神学为代表的古典改革宗神学,并把圣经启示、正统神学与世界观结合在一起,倡导“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被称为“中国改革宗神学领军人物”之一。
著作有: 《中国改革与清教徒精神》(台北:基文社, 2012年);主要译著有:梅尔编译《约瑟夫著作精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克罗尼《天命与你》 (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2004年);布雷克《基督徒理所当然的侍奉》 (美国:中国改革宗出版社, 2006年);加尔文《敬虔生活原理》 (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清教徒、清教徒神学与威斯敏斯德
会议简介 9
导读55
一、圣经论 66
二、论上帝与三位一体 69
三、论上帝的预旨 71
四、论上帝的创造之工 73
五、论上帝的护理之工 73
六、论人的堕落、罪与刑罚 75
七、论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 77
八、论中保基督 78
九、论意志的自由 81
十、论有效的恩召 82
十一、论称义 83
十二、论得儿子的名分 85
十三、论成圣86
十四、论得救的信心 87
十五、论悔改得生 87
十六、论善行 89
十七、论圣徒的坚忍 91
十八、论蒙恩得救的确信 92
十九、论上帝的律法 94
二十、论基督徒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96
二十一、论崇拜和安息日98
二十二、论合乎律法的宣誓和许愿100
二十三、论国家官员102
二十四、论结婚和离婚 104
二十五、论教会 105
二十六、论圣徒相通 107
二十七、论圣礼107
二十八、论洗礼 108
二十九、论圣餐 110
三十、论教会的劝惩 112
三十一、论教会总会和议会113
三十二、论死后情况和死人复活114
三十三、论末后审判 115
一、人生的首要目的 118
二、上帝的存在 118
三、上帝的圣言 118
四、圣经的主要教训119
五、上帝的属性119
六、上帝的独一性 120
七、上帝的位格性 120
八、上帝的预旨121
九、上帝的创造之工 122
十、上帝创造天使 122
十一、上帝创造人 122
十二、上帝的护理之工 123
十三、上帝对天使的护理123
十四、上帝对人的护理 123
十五、始祖的堕落 124
十六、亚当的代表性 124
十七、原罪 124
十八、罪所导致的惩罚 125
十九、行为之约 126
二十、恩典之约 126
二十一、恩典之约的施行127
二十二、恩典之约的中保 128
二十三、中保的资格129
二十四、中保的名称 130
二十五、中保的职分 130
二十六、基督的降卑 131
二十七、基督的升高 133
二十八、基督的代祷 135
二十九、基督的再来135
三十、基督赢得的恩惠 136
三十一、未听信福音之人的状况136
三十二、听过福音之人的状况137
三十三、有形教会及其特权137 t
三十四、无形教会及其特权138
三十五、选民与基督的合一 138
三十六、有效的恩召 138
三十七、选民在恩典中与基督的交通139
三十八、称义 140
三十九、称义与恩典 140
四十、称义与信心 141
四十一、得儿子的名分 141
四十二、成圣 142
四十三、悔改得生 142
四十四、称义与成圣的不同143
四十五、成圣的不完全性 144
四十六、真信徒得蒙保守 144
四十七、得救的确信 144
四十八、选民在荣耀里与基督的交通145
四十九、死亡 146
五十、复活147
五十一、末后的审判 148
五十二、人的本分149
五十三、顺服的标准 150
五十四、道德律的性质 150
五十五、道德律的功用 150
五十六、道德律的综述 152
五十七、理解十诫的规则 152
五十八、十诫的序言 154
五十九、前四诫精义 154
六十、第一条诫命 155
六十一、第二条诫命 158
六十二、第三条诫命 160
六十三、第四条诫命 163
六十四、后六诫精义 166
六十五、第五条诫命 166
六十六、第六条诫命170
六十七、第七条诫命 172
六十八、第八条诫命 174
六十九、第九条诫命 176
七十、第十条诫命 180
七十一、人无力全守诫命 181
七十二、罪的程度 181
七十三、惩罚与逃避 183
七十四、蒙恩之道 184
七十五、圣经与蒙恩之道 184
七十六、读经185
七十七、讲道 185
七十八、听道186
七十九、圣礼与蒙恩之道 187
八十、洗礼 188
八十一、圣餐 190
八十二、洗礼与圣餐的异同 194
八十三、祷告与蒙恩之道 195
八十四、当向谁祷告 195
八十五、当奉谁的名祷告 196
八十六、圣灵帮助我们祷告 196
八十七、当为谁祷告 197
八十八、当为何事祷告 197
八十九、当怎样祷告 197
九十、祷告的准则 198
九十一、主祷文的序言 199
九十二、主祷文六大祈求 199
九十三、主祷文结语 204
一、人生的首要目的 209
二、人生的唯一准则 209
三、圣经的主要教训 209
四、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209
五、上帝的预旨 210
六、上帝的创造 210
七、上帝的护理 211
八、始祖是如何犯罪的 211
九、始祖犯罪的后果212
十、上帝的救恩 213
十一、基督的拯救 213
十二、圣灵的工作 215
十三、救恩在今生的益处 215
十四、救恩在今生之后的益处216
十五、道德律与十诫 217
十六、十诫的序言 217
十七、第一条诫命 218
十八、第二条诫命 219
十九、第三条诫命 220
二十、第四条诫命 220
二十一、第五条诫命 222
二十二、第六条诫命 223
二十三、第七条诫命 223
二十四、第八条诫命 223
二十五、第九条诫命 224
二十六、第十条诫命 224
二十七、罪所当受的处罚225
二十八、蒙恩之道 226
三十一、洗礼 228
二十九、圣经与蒙恩之道227
三十、圣礼与蒙恩之道 227
三十二、圣餐 228
三十三、祷告与蒙恩之道 229
三十四、主祷文序言229
三十五、主祷文六大祈求 230
三十六、主祷文结语 231
导读 232
一、序言 234
二、家庭敬拜的必要性 234
三、家庭敬拜的内容 234
四、家长如何宣读圣经 235
五、家庭敬拜的次序 235
六、不可带领家庭敬拜的人 236
七、家庭敬拜的性质 236
八、和平时期不鼓励家庭聚会 236
九、家庭敬拜与主日敬拜 237
十、祷告的必要和内容 237
十一、教会当推行家庭敬拜 238
十二、家庭的其他责任 238
十三、教会成员彼此造就的责任239
十四、如何寻求别人的建议239
十五、临时性家庭敬拜240
十六、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40
参考文献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