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glzx

【书摘】安波罗修《基督教信仰》“论基督教信仰” 卷 二 “道成肉身的奥秘”

2025-5-31-1.jpg

《Expositio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论基督教信仰》

[古罗马] 安波罗修 著

杨凌峰 译 罗宇芳 校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0-9

·正文约6000字

·编录:杨原平

提要

系统阐述了基督道成肉身的奥秘,耶稣基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真正的人,这两性在一位中无混乱、无改变、无分割、无分离地联合。强调其真实神性与真实人性的合一,反驳将基督贬为单纯人类的错误教义,确立正统基督论的基本结构。

道成肉身:神子为救赎而取人性,不失神性。

神人二性:两性真实存在而不混合,在一位耶稣基督中联合。

救恩的本质:只有完全的神才能救人,只有真实的人才能代表人类受苦。

解释圣经的方式:需按上下文和整体教义解读,避免混淆神性与人性陈述。        ( — Chatgpt )

 

论基督教信仰

卷 二

导 言

p226

神儿子的十二个名字分三组被重新列出。这些名字不仅为子的永恒性也为父的永恒性提供了诸多证据。另外它们被与大祭司胸牌的十二块石头相比较,它们的不可分割性由它们的另一新排列表明。回到与大祭司胸牌的比较,作者陈明了编织工艺的美与奥秘服装上的石头,以及区分为编制工艺与宝石的隐含意义。完成这些之后,他解释了他所做的比较,表明信心必须织入行为,又加上一个关于子同样信心的简短总结。

1.圣陛下,我认为在前文中表明神的儿子是永恒的,与父同质,受生而非受造已经说得够多了,我们从圣经的经文也已经证明神真的儿子是神,并且由他尊贵的明显记号所宣告。

2.因此,考虑到河的宽广最主要由它水流的升高与涨溢的方式来判断,所以尽管已经陈明的足以用来维持信心足够甚至满溢,为了我们所信的更为明显,在我看来,我们的泉流之水应该被分为三条管道。它们是:首先,宣告继承神性实质的明显记号;第二,表述父与子的相似相同;(p227)最后,表述神性尊贵中毋庸置疑的合一性。属于第一类的名字有“受生”、“神”、“子”、“道”;属于第二类的有“明亮”、 “表达”、“镜像”、“形像”;属于第三类的有“智慧”、“能力”、“真理”、“生命”。

p227

3.这些记号宣告了子的本质,借着它们你既可以知道父永恒,又可以知道子没有与父异质,因为受生的源头决定他是谁,并且因受生于永恒者,他是神;来自于父,他是子;来自于神,他是道;他是父荣耀的光辉、父本质的表达、完全代表神、他尊贵的像;慷慨者的慷慨、智慧者的智慧、大能者的能力、真理者的真理、永活者的生命。所以父与子的属性完全相合,没有人能设想任何不同或者怀疑他们同等尊贵。因为如果我们没有为我们论述设定边界的愿望来约束的话,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名字中的每一个来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

4.这十二个名字犹如十二块宝石,铸成我们信仰的柱子,因为这些宝石——红宝石、碧玉、绿宝石、红璧玺及其他——编入圣亚伦的袍子,他带有基督——就是真祭司——的形象。石头镶在金槽中,上面刻有以色列众子的名字,十二块石头紧密相连彼此相合,因为任意一块破裂或离开,整个信心的织物就分崩离析。

5.这是我们信仰的基础——知道神的儿子是受生的。如果他不是受生的,他就不是子。也不足以称他为子,除非你亦把他当作独生子分别出来。如果他是受造物,他就不是神;如果他不是神,他就不是生命;如果他不是生命,他就不是真理。

6.所以第一组的三个记号,就是“生出”、“子”、“独生”这些名字,真实表明子因其自身的本性原本就是神。

7.接下来的三个——就是“神”、“生命”、“真理”这些名字揭示了他的能力,借此他立定受造界的根基并维护它,如保罗所说: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所以头三个名字表明子的自然属性,后三个名字表明父与子间行为的合一性。

p228

8.神的儿子也被称为神的“像”、“光辉”与“表达”,因为这些名字揭示父居于子中不可理解与不可测度的尊贵以及在他里面表达的形象。如我们所见,这三个名字标识子像父。

9.我们还有能力、智慧与公平没处理,它们分别证明子的永恒性。 

10.这是那件袍子,以宝石装饰;这是真祭司的白袍;这是新娘的外袍;这里有受默示的编织者,完全知道如何编织这件袍子。这不是一项普通的编织工作,对此主借他的先知说:“谁给了妇女她们编织的技巧?”①它们也不是寻常的石头。我们发现,这些石头被称为“充满”,因为所有的完美都取决于这个条件,没有任何所缺。这些石头连接在一起,镶嵌在金槽里——这里有属灵意义——它们借我们的思想连接,凭令人信服的论证镶嵌。最后圣经教导我们这些石头离寻常的石头有多远,尽管有人带来这一种,有人带来那一种,都不是如此珍贵的献祭,而这些虔诚的王子们把它们佩戴在他们的肩上,把它们带来作为“决断的胸牌”,就是一件编织的作品。当信心与行为并行时,我们就有了一件编织的作品。

11.别以为我被误导了,因为我一开始分了三组每组有四个名字,后来分了四组每组有三个名字。如果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一件好东西的美会更令人快乐。因为那些是好东西,其中祭司袍子的组织是记号,就是说或者律法或者教会(如经上所记,后者为他的配偶制作了两件外衣,一件是行为上的,另一件是属灵上的)把信心与行为的线编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在一处读到,她以金线为底,再在其上绣上蓝色、紫色、朱红色与白色的线。我们又在别处读到,她先绣上蓝色与其他颜色的小花,配上金线,就做成了一件祭司的袍子,最后由同样明亮颜色做成的各类恩典与美的饰物可以借各种组合安排赢得形体上的荣耀。

12.另外(为了使我们对这些比喻的解释完全)炼过的金银代表主的圣谕,(p229)我们的信心靠其得以站立得住。“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②蓝色类似我们呼吸的空气,紫色又代表水的样子,朱红色表征火,白色细麻代表地因为它的源头在地上。人体由这四种元素组成。

p229

13.这样,无论你的信心已经存于灵魂中,肉身行为与其相合,还是肉身先行动,信心伴随加入将行为献给神,这就是执行宗教仪式者的袍子,这就是祭司的装束。

14.所以当她的额头因戴有与好行为相配的冠冕而放光时,信心大有益处。我将对此稍作阐述。这个信心包含于下列原则中,这些原则不可抛弃。如果子出自一无所有,他就不是子,如果他是受造物,他就不是造物主;如果他被造,他就不能创造万物;如果他需要学习,他就没有预先的知识;如果他是个接收者,他就不完美;如果他有过程,他就不是神。如果他不像父,他就不是父的像;如果他借恩典才是子,他就不是按本性成为子;如果他在神性中无分,他自己就在犯罪上有分。“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③

——

① 七十士译本《约伯记》38;36。

② 《诗篇》12:6。

③ 《马可福音》10:18。

第一章

《马可福音》10:18:“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阿里乌派基于这节经文的论证被对基督话语的解释所驳斥。

15.圣陛下,我现在必须要面对的反对意见令我困惑不已。当我想到竟会有人——或者说有着人的外形而里面充满了畜牲般愚蠢的种类——在从主手里接受了如此丰富伟大的益处之后说造就万善的那位自己并不良善,我整个人不禁晕倒。

16.他们说,经上记着: “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我认可圣经,但是字句中没有错谬就意味着阿里乌对字句的解释也没有错谬吗?所写的记号并无罪责,要责备的是它们的意思如何被理解。我承认这些是我们的主与救主的话,但是让我们自己来思考一下他对谁基于什么理解说了这些话。

17.神的儿子当然是按着人的身份在说话,且对着一名文士在说。这名文士称呼神的儿子“良善的夫子”却没有认他为神。对于他所没有相信的,基督进一步让他理解,使他可以不是相信神的儿子为良善的夫子,而是相信他是良善的神。因为如果只要提到“神一位”,神的儿子从来没有从这合一的整体性中被剔除,那么当神自己被称为良善时,独生子怎能从神良善的完全中被分割呢?所以阿里乌派必须要么否认神的儿子是神,要么承认神良善。

18.如此,凭着神启示的理解,我们的主没有说:“除了父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而说:“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父”才是生子的那位的名字。但是神的合一性绝不会排斥三个位格的神性,所以他的本性被颂扬。因此良善本乎神的本性又存于神的本性。在谈到神儿子的问题上,这一陈述不属于某个单一位格,而属于完整神性的合一。 

19.这样主并没有否认他的良善——他责备这类门徒。因为当这文士说“良善的夫子”,主回答“为什么称我为良善的?”——就是说“你不信他是神就不足称他良善。”有人认我的人性,称我为良善的夫子过于留意我的神性并信我是良善的神,我不找这样的人做我的门徒。

第二章

神儿子的良善从他的工作中得到证明,就是在旧约显于以色列人、在新约显于基督徒的各种益处。他是人的主与审判官,人为自己的益处也信他的良善。犹太人中见证子的也不在少数,所以阿里乌派明显比犹太人更恶。佳偶的话同样宣告基督良善。

20.然而,我不会说子只应该依靠他本性的特权与他尊贵专有之权柄的宣告。如果他不配这称号,就让我们不要称他为良善。如果他不靠工作,不靠充满爱的行为,就让他放弃他因他的本性所享有的权利,而置于我们的审判之下。要审判我们的不轻视要受审判的,使他可以“责备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的时候显为清正”④。

21.那么用厚恩待我的那位难道不良善吗?当六十万犹太人在追赶他们的人面前逃跑的时候,他突然打开了红海绵延不断的浪涛,使得波涛在相信的人边上奔流,在他们身边竖起高墙,但又灌回淹没了不信的人,难道这一位不良善吗?

22.他命令大海成为逃离者踏脚的坚实土地,命令磐石为口渴者出水,使得在流质变为固体的时候,在磐石出水的时候,人可以知道真正创造者手所做的工,难道这一位不良善吗?我们可以把这作为基督手所做的工,使徒说:“那磐石就是基督。”⑤

23.他在旷野中用从天降下的粮喂养难以计数的百姓,免得任何饥荒攻击他们,让他们无需劳力得享安息,以至四十年之久,他们的衣服并没有穿破,他们的鞋也没有穿坏。这是将要到来的复活信徒的预表,表明所行大事的荣耀、他给我们穿戴的大能装束的荣美以及人生命的泉流都不是徒然无功的。难道这一位不良善吗?

24.他高举地上尘土上达天庭,恰如陪伴他的明亮众星在天空中反映他的荣光,如同在玻璃中,使徒、殉道者与祭司组成的诗班像明星闪耀,照亮整个世界。难道这一位不良善吗?

25.他的良善还不仅止于此。他是好牧人,不仅为他自己,也为他的羊群,因为“好牧人为羊舍命”⑥。是的,他舍了他的命为要高抬我们的——但那是出于他舍了又取回来的神性的大能:“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⑦

p232

26.你看到他的良善,他照他自己的意思舍命;你看到他的大能,他再取回来——当他在福音书中论到自己时说“如果我良善,为何你眼中有恶”⑧,你还否认他的良善吗?你做的是何等不知感恩的恶事?你所盼望的善事——如果你还的确如此信的话——在他里面,你还否认他的良善吗?他给我们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⑨的,你还否认他的良善吗?

27.我特别关注信他为良善,因为“投靠耶和华是好的”⑩。我特别关注承认他为主,因为经上记着:“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⑪

28.我特别关注尊我的审判官为善,因为主是以色列家公义的审判者。那么如果神的儿子是审判者,既然审判官是公义的神,神的儿子又是审判官,那么既是审判者又是神儿子的那位当然就是公义的神。 

29.但恐怕你不信别人也不信子,那就请听父所说的:“我从内心深处涌出良善的道。”⑫这样道便是良善的,经上这样记载这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⑬ 所以如果道是善的,子又是神的道,尽管让阿里乌派人士不悦,神的儿子当然就是神。现在就让他们至少因羞愧而脸红吧!

  1. 犹太人曾说:“他是良善的。”尽管有一些说“他不良善”,但毕竟还有别人说“他良善”——而你们全都否认他良善。

31.赦免人罪的那位是善的;除去世人罪的那位难道不善吗?经上论到他如此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⑭

p233

32.但我们为什么怀疑呢?历代以来教会都信他的良善,在信仰中认信:“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胸比酒更美。”⑮又有一处:“你的喉有如上好的美酒。”⑯所以谈到他的良善,他以律法与恩典为胸来养育我们,借告诉人们天上的事情来缓解他们的忧伤。那么当他彰显良善,以自己的位格中显明永恒恩惠的样式,甚至如上所述,经上描写说他是那恩惠无暇的映象和对照,我们还否认他的良善吗?

——

④《诗篇》51:4。

⑤《哥林多前书》10:4。

⑥《约翰福音》10:11。

⑦ 《约翰福音》10:17、18。

⑧《马太福音》20:15 节直译,与和合本译法有出入。—译者注

⑨ 《哥林多前书》2:9。

⑩《诗篇》118:1。

⑪《诗篇》118;8,9,希伯来文直译为“投靠耶和华是好的,好过投靠人/王子”。—译者注

⑫《诗篇》45:1,希伯来文直译包含 good与Word。—译者注

⑬《约翰福音》1:1。

⑭《约翰福音》1:29。

⑮七十士译本《雅歌》1:2,和合本中“胸”为“爱情”。—译者注

⑯《雅歌》7:9,根据英译本引文直译。—译者注

第三章

p233

正因神是一位,神的儿子乃是神,良善且真实。

33.尽管经上记着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你却否认神儿子的良善与真实的神性,你在想什么呢!因为尽管有所谓的“众神”,难道你要把基督算在这些名被称为神而实际不是神的中间吗?要知道他本性永恒,除他以外再没有良善真实的神了,因为神在他里面。根据父完全的属性,在他之外再无真神,因为神是一位;既不像撒伯里乌派那样混淆父与子,也不像阿里乌派那样分离父与子。因为圣父与圣子就像父与子,位格不同,他们的神性却不分离。

第四章

p233

神儿子的无所不能由旧约与新约的权威性得到证实。

(34-38 略)

第五章

p235

某些被用来反对基督全能的圣经经文得到解决,作者也特别花精力表明基督照着他人性的情感说话并非罕见。

(39-46 略)

第六章

p236

把上述引用的圣经经文推向另一个方向,从中证明我们主行动的自由来自这种自由的灵的引导,也来自属于子属性的地方。

(47-51 略)

第七章

p238

解决难题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基督的确真实地拥有人的意志与情感。这是他所有与他的神性不合表现的源头,所以必须考虑他同时既是神又是人的事实。

(52-58 略)

第八章

p240

耶稣说:“父是比我大的。”这句话根据上述建立的原则得以解释。其他的类似说法也用类似方式诠释。在谈到他的神性时,我们的主不能被称为比父次等。

(59-73 略)

第九章

p244

有反对说子既为父所差遣,至少在这方面次等。对此的回应是他也被圣灵差遣,但圣灵却不被认为大过子。而且圣灵自己被父差往子,以此他们在行动上的合一性得以显示。所以我们的职责在于认真区分什么话合理地视基督为神,什么话又视他为人。

(74-83 略)

第十章

p247

有反对立足于子的顺服,这样的反对被驳回。三一神里的权能、神性与工作得以陈明。注意到基督顺服他的母亲,他当然不可能被称为次于她。

(84-88 略)

第十一章

p248

道成肉身的目的与医治效果。信心的益处,我们靠着知道基督为我们的缘故承担所有的软弱 (基督的神性在他受难中自我启示)。由此我们理解神子的使命不是次等的,我们对这个信念毫无惧怕,否则就得罪了宣称自己喜悦他的子的父。

(89-99 略)

第十二章

p251

是大公教会(Catholics)还是阿里乌派有更佳手段来确定他们蒙审判官基督的恩呢?有人提出一个基于《诗篇》 110: 1的反对意见,因为子坐在父的右边。然而当子为父邀请坐在他的右边时,这里毫无表明任何从属关系的企图,也不是任何偏好。神的位格三而一、他们本性合一,这一真理由天使三呼“圣哉”证明。

(100-107 略)

第十三章

p254

简要驳斥阿里乌派、撒伯里乌派与摩尼派关于他们审判者所持罗修表达了邪恶可耻的观点。在陈明基督关于他其余敌人的反对之后,圣安波他自己受较轻审判的盼望。

(108-122 略)

第十四章

p256

法官的宣判得以陈明,对手的辩辞得以考虑,不接受上诉的最后宣判得以通过。

(123-128 略)

第十五章

p257

圣安波罗修拒绝对他自己的美德的任何赞美:无论怎么说,信仰有圣经的权威支持来辩护就足够了。阿里乌派如犹太人那样愚顽,对圣经的声音充耳不闻。他祷告他们可以被感动而爱真理,与此同时,他们作为异端和基督的敌人要被躲避。

(129-135 略)

第十六章

p258

圣安波罗修向格拉提安保证必定取得胜利,宣称这在以西结的预言中已经告知。这个希望更有赖皇帝的敬虔,以前的灾难乃是对东方异端的惩罚。本书向神献上祷告,他现在将显明他的怜悯,拯救信靠他之人的军队、土地与统治权。

(136-143 略)

——

安波罗修(Ambrose)

拉丁教父,米兰主教,公元四世纪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被称为拉丁教会最初的四大博士之一。安波罗修在对抗阿里乌异端、维护教会的独立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是奥古斯丁的老师。著述有《论基督教信仰》、《论教士的职分》、《论圣灵》、《论奥秘》等。

目录

中译本导言  1

论圣灵 献给皇帝格拉提安  1

论相信复活  139

论基督教信仰  185

论奥秘  407

论悔改  427

2.jpg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IN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