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sitio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古罗马] 安波罗修 著
杨凌峰 译 罗宇芳 校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0-9
…
·正文约5200字
·编录:杨原平
…
安波罗修强调基督徒应坚定相信身体的复活,这是基督教信仰核心之一。他以圣经为基础,驳斥当时流行的否认肉体复活的观念,概括如下:基督复活是信徒复活的根基、反对否认肉身复活的异端、复活是公义的要求、使用自然与圣经的比喻佐证、复活带来信心与盼望。( — Chatgpt )
p141
1.在前文我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自己的情感,以免用太猛的药来医治烫伤非但没有舒缓反倒加剧疼痛了。在我经常向我弟兄说话,有他在我眼前的时候,稍微发挥一下自然感受并非不合宜,因为自然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因眼泪而满足,因哭泣得安抚,因震惊而麻木。因为外在感情,的表达关乎柔软温和的本性,而丝毫不爱浪费、严厉、顽梗;耐心是由柔忍耐而非对抗证明的。
2.因此,死亡之日最近既以悲惨的场面涣散了一位弟兄的思想,因为这将他完全占据,那现在——就是在第七天,这个表示将来安息的记号——当我们回到坟墓之时,就将我们的思绪某种程度上从我的弟兄身墓上转移到劝勉普罗大众,让我们专注后者,这乃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既不要把我们所有的思绪都放在我的弟兄身上,免得我们的感觉胜过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样的挚爱与惩罚而完全转离他。如果他的死还是今天样信息的主题,我们就真的大大加增了我们所受的强烈痛苦了。
3.因此,最亲爱的弟兄们,我们提出以自然共有的过程来安慰我们自己,而不要去想是任何困难的事情在等候我们。所以我们认为死不是让人难过的,因为首先它是所有人共有且当有的,其次它使我们从今生的悲惨中释放,最后当我们取了睡觉的形象从这个世界的劳苦中得了安息的时候,更强的活力照在我们身上。有什么悲伤是复活的恩典不能安慰的呢?借着相信没有任何事物在死中灭亡,还有什么伤心事没有被除任掉呢?没有了,的确,通过死的催促,有很多倒被保存不灭亡。因此,最亲爱的弟兄们,如果通过我们陈述中复活的希望与将来荣耀的甜美,他要为我们再活一次,那么在我们面向大众的劝勉中,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感情转向我的弟兄,而不应该在离他很远的地方游荡。
4.让我们以这点开始来表明我们所爱的人离开不应该由我们来哀哭。把一件谁都知道注定要临到所有人的事情当做特别的不幸而哀悼,(p142)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这是要把思想提升到高过人的水平,不要接受通常的定规,拒绝自然的通则,排除属肉体的思想,不要苟同肉体本身的量度。不承认自己所是的,反倒假装自己所不是的,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一个人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当它发生了却不能忍受,还有比这更欠前瞻性的记号吗?自然自己召我们回去,用她自己的一种安慰方式让我们脱离这种哀痛,因为有什么事情让人如此痛苦,如此哀伤,其中思想没有片刻的缓解呢?因为人的本性有其特性,就是尽管人可能处于悲伤的境地,然而只要他们是人,有时就会将他们的想法从悲伤中稍稍转离。
p142
5.据说真有某些部落在人出生的时候哀伤,而在人死的时候庆祝。这不是毫无理由的,因为他们认为应该为那些进入这个生命海洋的人哀伤,而那些从这个世界的惊涛骇浪中离开的人应该有欢乐伴随,这并不无道理。我们也要忘却逝去者的生日,而要以节日的庄严仪式来庆祝他们死的日子。
6.所以,若要与自然保持一致,必须不能屈服于过度的哀伤,以免我们显得要么为自己宣告拥有超乎自然的特权,要么拒绝共有的处境。因为死对所有人都一样,既不偏待穷人,也不排除富人。因此尽管只借着一人的罪,死却临到了众人,使我们既不能拒绝承认他是我们族类的始作俑者,也不能拒绝承认他是死的始作俑者。这样,正如借着一人死成了我们的,复活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拒绝这个奥秘,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恩赐。因为如我们读到,基督“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①,“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②。在亚当里我堕落,在亚当里我被赶出乐园,在亚当里我死去。除了在亚当里找到我,主还能怎样召回我呢?尽管在亚当里我有罪,现在在基督里我得以称义。这样,死若是众人的债,我们
就必偿还得起,但这个话题一定要留待以后处理。
——
① 《路加福音》19:10。
② 《罗马书》14:9。
p143
7.我们现在的目的是要证明死不应该引起太深的悲伤,因为自然本身拒绝如此。因此他们说利西亚人有一条法律,要求容让哀伤的男人穿女人的衣服,因为他们认为哀痛让男人软弱,变得女人腔。那些本要为信心、为信仰、为他们的国家、为公义的审判以及追求德行的努力而献身就死,可他们却因为别人受合宜的诱因所迫自求一死而过度悲恸,这乃是自相矛盾。因为一个人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尚且没有节制地哀恸,当临到自己身上又怎不会情不自禁地退缩呢?如果你能,就丢弃你的悲伤;如果你不能,也不要表现出来。
8.这样,所有的哀痛就都要藏在心里或要被压制吗?为什么不应该是理性而不是时间来减轻人的悲伤呢?时间的流逝能忘却痛苦,智慧难道不应该更能疏解痛苦吗?而且当我们选择忘记他们而不是借安慰减轻我们的痛苦,选择不再回忆他们而不是用感谢的心记念他们,在我看来,涉及对那些我们为失去他们而感到哀伤的人的回忆,这是应有感情的缺失;我们害怕被唤起对那些人的回忆,他们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应该是欢乐的;就接受死去的人而言,我们心里充满怀疑,而不是盼望,我们认为我们所爱的人会受惩罚而非承受不朽。
9.但是你会说: “我们失去了我们曾经所爱的。”我们不能永远留住一时曾经交托给我们的,难道这不是我们自己、大地以及诸元素的共性吗?大地在犁下呻吟,受雨水的鞭打,被暴风雨重击,被严寒环绕,被太阳灼烧,使它得以每年产出果实。当大地以各样的花朵作为自己的服饰时,它自己的装饰便被剥去,被蹂躏。它多少次被掳掠啊!然而,它并不抱怨失去果实,它生出它们为了可以失去它们,在此之后也不拒绝再产出它记得要从它夺走之物。
10.天空本身也不总有以冠冕装饰的闪烁星体照耀,不总有晨光闪亮或阳光灿烂,反倒在世界最令人满意的现象之后总因湿冷的黑夜而变暗。什么比光更令人感恩呢?什么比阳光更令人愉悦呢?每天这两者都要终结,(p144)但是我们不以它们离开我们为患,因为我们期盼它们回来。你从这些事物中受教,加增你耐心的应该在那些属于你的事上彰显。如果上述事物离开你不引起痛苦,为什么人逝去应该悲痛呢?
p144
11.这样,就让哀痛等着去吧,愿有节制出现在昌盛必需的灾难中。如果无节制的欢乐不合宜,那么这样的悲哀合宜吗?对死亡引起的悲哀或恐惧缺乏节制并非小恶。它驱使掌控了多少人,置刀剑于多少人的手中,使他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证明他们不能忍受死亡反倒寻求死亡的病狂。采用这种手段作为他们逃脱的方法乃是恶事,因为他们不能忍受忍耐与他们本性相合的,他们坠入与他们愿望相悖的境地,永远与他们渴望追随的人分离。但这并不常见,因为尽管疯狂驱使人如此,自然本身设置了限制。
12.但是女人在公众场合下哭号乃是常事,好像她们害怕她们的惨事不为人所知。她们故作姿态弄脏衣服,好像悲哀的感受就藏在里面;她们用污秽之物弄湿她们蓬乱的头发;最后又在很多场合下习惯撕裂衣服,割开装束,赤身露体地糟踏她们的端庄,好像她们准备好因为失去奖赏而牺牲这端庄。因此淫荡的眼目兴奋了,贪婪地追逐这些裸露的肢体,如果没有裸露是不会有这些欲望的。这些肮脏的衣服遮盖的是思想而不是肉身的形状。思想的淫念经常藏身于悲伤的服饰之后,不合宜的粗暴装束被用来遮盖藏匿淫乱灵魂的秘密。
13.守住端庄并不放弃恒忍之心的人投入足够的感情为她的丈夫哀悼。告别逝去者最好的做法就是让他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保留在我们的爱心里。表现纯洁的人没有失去她的丈夫,就她的联合而言,没有改变丈夫之名的人也没有寡居。当你帮助共有的后代时,你没有失去后代,而是借着要毁灭的事物换来一个继承者,你在永恒的事上有分。你有了一个代表你后代的,这后代当得的给了穷人,使得有一个人得以存活,不仅是年迈的父亲或母亲,更是你自己的生命。如果他的份额没有挥霍在今日的事上,而是用来买将要来的事,你留给你继承者的就更多了。
(14-124略)
p181
125.因而圣者经常为他们居住在世太长而哀伤,这并非没有理由:大卫哀伤了,耶利米哀伤了,以利亚也哀伤了。如果我们相信智者与那些有神的灵内住的人,他们追求更好的东西;如果我们询问要了解别人的判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所有人都同意一个观点:伟人们是何等偏爱死亡而不是哀伤,伟人们是何等偏爱死亡而不是恐惧!他们真的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糟。因此,考虑到属于死亡的邪恶,死亡并不令人害怕,反而比活着的悲惨状况更令人偏爱,因为死后的离去令人向往,活着的恐惧让人躲避。
126.那就这样成了吧。复活当然比今生更令人喜爱。什么?哲学家们自己找到比复活更令我们有大喜乐的任何东西吗?既然只许可我部分的救赎,那即使那些真说灵魂不朽的人也不能满足我。那我不能靠着获完全好处的算什么恩典呢?如果神的作为在我之外死去,那算什么生命呢?如果死亡是自然存在的终结,对罪人与义人都一样,那算什么义呢?灵魂被认为不死,因为它移动自己,总处于动态,那算什么实体呢?就在身体中我们与兽类相同的那些而言,在身体存在之前发生了什么可能不确定,真理不可能从这些不同中得到,只会被毁。
127.但是他们说我们的灵魂在离开这些身体后转移进入兽类或各类其他活物的身体中,他们的这个观点更合宜吗?实际上哲学家们自己惯于认为这些是诗人荒诞不经的幻想,诸如可以由瑟西(Circe)草药的汁水所造。他们说那些被代表的人物并没有怎么经历这些事情,而是那些发明这样传说的人的感觉变成了各样野兽的形式,如同饮了瑟西之杯。因为相信人能变成兽类的样式有什么令人惊奇的?然而,管理人的灵魂为自己披上与人的本性如此相反的兽性,推理的能力能够传递给没有理性的动物,这与身体的形式发生变化比起来是何等大的奇谈怪论?你们教导这些事情,却自己毁灭了你们所教导的,因为你们放弃了这些借着法术成人形的奇怪变化所产生的东西。
p182
128.诗人在消遣玩笑中说这些事情,哲学家责备他们。与此同时,他们想象这些他们认为对活人而言是虚构的事,对死人却是真实的。因为发明这些传说的人不愿断言他们自己神话的真实性,而是要嘲弄哲学家的错误,后者认为同一个习惯于借温柔谦卑之目的克服愤怒的灵魂、现在为狮子狂暴的刺激所点燃,会对愤怒与不受驾驭的烈怒失去耐心,饥渴嗜血,并寻求杀戮;或者认为那灵魂以前借征询尊贵的意见来调控人们各样的风暴,用理性的声音来平息他们,现在却能容忍在荒芜绝人迹的场所照狼的方式狂吠;或者那灵魂曾经受重担的压迫而呻吟,自卑于悲伤中为劳力重负而抱怨,现在既变成人形,倒为他光滑的额头找寻犄角;或者另一种,以前习惯于为快翼所托翱翔于天的高处,现在不再认为飞行属于他的能力,为陷于笨重人体变得迟缓而悲伤。
129.恐怕你借着某些这样的教导毁坏了伊卡勒斯(Icarus),因为年轻人受你劝说的引导,想象他可能曾经是一只飞鸟。这样的方法也同样让许多老人在服于哀伤痛苦的过程中受骗,难过地相信关于天鹅的传说,认为他们在用伤心的旋律舒缓他们痛苦的同时,他们的白发会变成绒绒的羽毛。
130.这些事情何等难以置信!何等可恶憎厌!照着自然、照着发生在各种果子身上的来相信,照着已经发生的样式、照着众先知的话语和基督属天的应许来相信,比上面所言要合理多少啊!因为既然真实的情况不是身体的形状而是灵照着神的样式而造,那还有什么比确认神的工作不会灭亡,照神的形象与样式所造的不会变成兽的形状更好的呢?又因为其他种类的活物既服在人之下,那人又能以什么方式将自己更好的部分转移到服于他之下的动物中呢?自然没有这种遭遇,如果自然没有,那么恩典也必没有。
131.但是我了解你们外邦人如何互相以为,事实上你们既敬拜兽类,那么相信你们能变成兽也并不奇怪。但是我宁愿你们更好地判断你们当得什么,使你们可以相信你们不与野兽为伍,而与天使同列。
p183
132.灵魂必须要从今生的周遭与属地身体的污染中离开,继续朝那些属天同伴前进——尽管这只发生在众圣徒身上,到达他们中间,赞美神(如同在先知的话中我们听到那些弹琴的说: “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国之王啊,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你面前敬拜。”(96)),并看到你的婚筵。哦,主耶稣,在婚筵上新妇从属地的事上被引到属天的事上,而万民都和谐欢乐,因为“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97),他们现在不再从属于暂时的事物,而与圣灵连接,得见内室装饰以亚麻、玫瑰、百合与花环。别人还有谁的婚礼如此装饰呢?因为它以认信者的紫纹、殉道者的鲜血、童女的百合与祭司的华冠为装饰。
133.圣大卫为自己盼望远超其他一切,为要使他可以看见注视这事,因他说:“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98)
134.相信这事是快乐的,盼望它是愉悦的。当然,不信它是种痛苦,活在这盼望中乃是恩典。但我若在这事上错了,就是我希望死后与众天使而非兽类相连,那我也很高兴犯错,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永远不会被这个盼望所骗而令自己痛苦。
135.因为我除了盼望快到你那里,我的弟兄,以及你的离去不会造成我们之间太长的分离,并且借你的代求,或许如我所愿,你会快快召唤深切思念你的我,我还剩下什么安慰呢?因为既然“这必朽坏的总要穿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穿不死的”(99),我们本因肉身的软弱屈从于死亡,超越自然被复活,可以不再惧怕死亡,那还有谁不为他自己盼望这些超过其他一切呢?
——
(96)《启示录》15:3、4。
(97)《诗篇》65:2。
(98)《诗篇》27:4。
(99)《哥林多前书》15:53。
——
拉丁教父,米兰主教,公元四世纪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被称为拉丁教会最初的四大博士之一。安波罗修在对抗阿里乌异端、维护教会的独立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是奥古斯丁的老师。著述有《论基督教信仰》、《论教士的职分》、《论圣灵》、《论奥秘》等。
中译本导言 1
论圣灵 献给皇帝格拉提安 1
论相信复活 139
论基督教信仰 185
论奥秘 407
论悔改 4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