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glzx

【书摘】宋尚节《失而复得的日记 : 宋尚节日记摘抄》三、回国在福建三年

2024-8-10-1.jpg

《失而复得的日记 : 宋尚节日记摘抄》

宋尚节 著

宋天真 编

团结出版社 , 2011-8。

·正文约4400字;

·编录:杨原平

简介:

没有生命能力和缺乏圣经真理知识的传道人所讲的道,令人厌听,不但不能救人,反而成为许多软弱人的绊脚石。(p86)

三、回国在福建三年(1928-1930)

自己所图谋的,每一次都失败,然而靠那加给我力量的,就能在众人尽去,只剩下自己一人时,仍然站立得住。

1.返乡、结婚、当教师(1927)

p46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七日,我先到福建兴化(今名莆田)爱主的婶婶家里买了中式衣服与鞋,经哲明学校时,故友强烈要求我八日在学校晨祷会上演讲。

十一月八日早上,我在会上讲了四大主义:(1)为谦主义(注:“为”,即“指挥”之意,“为谦”即“谦逊”之意);(2)爱神主义;(3)牺牲主义;(4)忘己主义。众人争来看我,想博士外观必奇,不料是一个穿中式衣服的青年。

下午,母亲与弟弟来接,骑马返回黄石。因我是家乡第一个得博士学位者,因而放炮竹欢迎我。是夜,全家祷告会上,弟弹弦、吹笛,全家一起唱诗、读经。我重述今早在哲明学校的演讲。

十一月九日与父谈自己在美国入精神病院的原因。父母要求我结婚,我再三推诿而不答应。看到家乡教堂石碑上刻有建堂者的姓名,观此石碑,知教会崇拜名利,心为之痛。此石碑须贴上“打倒”字样。

十一月十八日这一天,父怒我欲作布道工作,不以金钱为事。父怒时,我闭口不答。晚餐时,父怒已息。我告诉他我在美国所受之苦;苦积金钱一千七百多元,本欲作个人回国布道基金用,今尽归家用。

半夜醒后难以入眠,世有高楼大厦,惟人子无枕首之所,愈思愈痛,愈痛愈哭,布道救世各步渐昭然。

十一月二十日与锦华见面,我向她谈自己素抱不婚主义。我对她说:“你跟从我,必须要有绝对牺牲的精神。”我将自己父母的缺点告诉她,劝她效法盲聋哑之琴女,立志作活的死人,则周围的环境可变为天堂。回家后,我对父亲讲锦华亦是金钱主义者,总以嫁妆胜人为务。父劝我婚后缓化之。

p47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是结婚日,婚礼是西式的。陈志远牧师读创世记第十七章,也有西女教士独唱献诗。此日我告诉华自己在美国所受过的一切苦,与神灵交之甘美,神爱在自己身上之超奇。华亦告诉我,在订婚之前一夜,梦中有一位师姑(福建人称女西教士为师姑)劝她与我订婚。正因为这个梦,对其他几个来提亲的不再有丝毫考虑,她认为这门婚事实在是出于主的带领。爱乃女子终身所望,如丈夫能自始至终专一敬爱她,则妇心有所归矣!

附注:有许姊妹回忆,宋尚节曾对她说:宋师母名余锦华, “余”者“我”也,“锦华”是“锦绣中华”的意思:借着我将福音传遍中华。事实上证明她是宋尚节的忠实伴侣,特别宋尚节是从精神病院才出来不久的人,敢于在当时与宋尚节结婚是不容易的。

锦华的姐夫劝我须视金钱为要事,切不可自始至终牺牲。我说:“我愿凡事遵神旨而行,倘若我心中无神,我亦是拜金人物;然而神与我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岂可不舍弃一切?必循其旨,虽然目前道路不清,然神旨莫测。”

在南洋工作的叔伯哥哥来信让我寄履历给他,如在南洋中学教书可得巨金,然得金钱何益之有?我所望者得灵魂也。人人以金钱为务,此后当与金钱大血战。每思十架之苦痛,自恨不能效法耶稣之忍耐。

我的大弟一次昏迷后苏醒对我讲,他久望升大学,但家中无力供他。我安慰他,表示愿意负担他念大学的费用。因弟弟们升学费用无着,我只得在哲理男校与咸益女校,每校教四节化学,四节圣经。每月收入二十四元,收入要交给父母,自己只有少许零用款。

p48

我讲圣经课时是用一问一答法来讲授,男生只爱听我讲化学,女学生对两课都很感兴趣。

附注:魏老姊妹曾是宋尚节的学生,她回忆当时同学非常爱听他教的圣经课及化学课,讲化学课时,也会与圣经联系起来。

有林四妹者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二日去世,传道人张福基妻于五月一日梦见四妹离世,四妹未婚夫通奇在前几天梦见两个白衣天使召四妹去。四妹自己亦自知死期将到。两位姊妹为她祷告毕,四妹安然去世。在送葬会上,我的祷告是四妹可为当代女信徒模范,其身虽死,其灵仍存。天父有其美意,求天父安慰四妹的母亲。信徒看到这棺木,当知自己在世的目的而力尽天职。我祷告时不觉泪下。

四妹之母哭得十分伤心,我劝慰她说:“四妹去世前,神已从几方面预告之,可见她离世是出于神的美旨。四妹自始至终预备自己像圣洁的花返归上主,她的夙愿已完成。女去后,你当努力为主作工。数十年后相见于天国,久别而后相见,方为乐事。凡是圣徒皆为兄弟姊妹,天下一家,为何以亲生女死而哭哉!”四妹母亲听见后不再流泪,心中得了安慰。

是日,在墓地见已故妹瑞德、姐瑞珠之墓。瑞珠姐遗留之女淑珍独自一人来墓地。她告诉我,她身无一文,已向他人借一角,脚上所穿之鞋也是借别人的。我听后泪下,我将身上的钱给她,劝妥善用之。

8.往乡村(1929)

p61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我与戴美泰、郑天佳同工以及招收的五位青年弟兄,一面游行布道,一面研究圣经。首先到达南日岛大井,该处有林端玉等三位姊妹高中毕业后,被主的爱所激励,离开城市,来到农村作救灵的工作。她们所住之房舍虽是粗陋的民房,但是十分整洁。当地有十一家人全家信主,妇女祷告声调与林姊妹一样恳切。她们教导村姑农妇认字读经。有位姊妹为自己不认字难过,求神帮助她,不到四十天就完全认识了墙壁上所悬挂的圣经节。这三位姊妹所作之工真是置基于磐石上,反观我们男传道所作之工岂不惭愧?她们每日聚会二次,礼拜日则三次,信徒信心之进步非他处信徒所能及。听他们唱诗祷告之声如在天国,在南日岛一礼拜中,许多人将偶像劈作柴烧,其中包括天主教徒。

五月四日到达凤迹——我的出生地。途中脱鞋过一深涧,经盘旋之田径来到教堂。在我出生之室墙上,挂有“浪子回头”图及“播种”图。我们与农民同下水田时,讲耶稣的撒种比喻,找各种机会作个人布道工作。有一人两眼被挖去,因曾奸污他人之妻而且暗杀过人,这次心目已开,有悔改之心。一到晚间,他们聚集在礼拜堂听道,偶像。赖金标的母亲愿意献房为聚会用。

10. 闽北险遭捕(1929)

p70

一九二九年十月三日动身。赴洋口途中,陈心涌牧师告诉我百姓之苦况:由于土匪猖狂,村落多为焚烧,到处一片残瓦,在洋口为五、六十个小学生讲一次道。

到了漠布,在献堂会上,我讲真正教会之精神,不在教堂外观之美丽、牧师演讲之口才、会友人数之多少、捐款数目之高低、礼拜仪式之庄严、学校医院之建设,乃在于信徒是否真正以心灵和诚实来事奉主。

有夏建成者,他屡遭极难,神每为他开路;但因目睹延平教会之黑暗,决心不作传道了。我告之我父亲及我所经过的十字架道路,圣经所记载各圣徒都走十字架道路,耶稣是先锋。魔鬼每假作绵羊入教会。磨难虽是苦杯,然而饮后,则苦杯变为生命树。夏建成听后,恍然领悟,回心转意,仍愿作传道人跑十字架道路,在旁边听的几位传道人亦深有所感。我深深体会,唯行十字架路者,深尝一切苦杯,方能劝人同行十字架的道路。

在漠布街市上,看到赌场甚兴旺,但穷民甚多,许多高屋经土匪烧毁,变为残瓦,满目凄凉,不觉泪下。

p72

十月二十五日早上四点半起身,乘上仅有的一艘华康小火轮,离开了延平。几天后,胡贞友及苏雅各都来信说,我走后当天晚上有三个人来调查我是否住在胡家,次日满街贴“打倒宋尚节”的标语,又召学校校长质问,又到淑馨女校破口大骂。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矣!若不是父神在二十四日中午指示我必须早离开延平,岂能完肤为主作见证呢?

回到家后,与锦华谈及天下一家的真理,一切儿女都是神托付我们代为栽培的。回兴化后,参加黄石传道人灵修会,(p73)恰好安汝慈女士来领会,由我代替她传译。我深感到她讲道措辞慎重,活泼有力,活水不断涌出。她提及一个属灵人面临最艰难的环境时,内心能泰然不动,此外能胜过最隐藏的罪,成为圣洁的人。我体会到:真正的失败即内心的失败。内心清洁而且刚强,何怕逆境?内心圣洁而且勇健,则能胜过一切环境!

p73

我为会督译话时,他提到传道人只责人而忘责己,传道与人而不传道与己。会督举一个例子:有一牧师讲道时,请诗班唱三节,但诗班唱的过长,牧师一生气拿起圣经扔向他们。二十五年后,该地人忘记牧师所讲的一切,但不忘记牧师这次粗暴的举动,传道人怎能不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会督还提及“捐输”,黑人除了捐助本教会外,还能捐助国外布道工作。许多支持国外的布道款多来自信徒。但中国人长久以来仰望国外人的捐助而缺少自养的精神。一个人不能自养,更不能助人。

12.被管教(1930)

p80

一九三〇年三月二十一日返家后,知锦华失去一切金物。我本不愿华有金为饰,当感谢神,两个虚荣徽章实在没用。锦华的姐夫告诉我,他在县党部听人说:“好骂人的宋尚节,岂有立足于兴化之地?哲理学生、涵江会友及一切牧师都以他为仇,何不识时务外出立足他处?”

受难节的那一天,由于看自己、看人,忘记所当仰望的是主耶稣。自己是博士,当个大学教授,每月至少进款五六百元,如今所得的报酬只有受人们的奚落,整天赤脚光头过山越岭,涉水渡河为道奔波,怀疑神是否苛待自己。

四月九日,南昌舒邦铎牧师(附注:William E. Schubert是宋尚节的一生挚友)来信,请我到南昌领奋兴会。经过祷告,神不许可。但我不愿顺服神的带领,像一匹野马凭血气往前冲,准备行装北上。这时妻女都病了,我自己从头顶到脚跟全身长毒疮,但依然想去。正要离开家时,忽然大泻,白天泻六十次,全夜泻三十余次,不仅泻还呕吐不止,腹疼如绞。命在顷刻时,向神认不顺服的罪。我向神祷告:“父啊!你要我一辈子在家乡工作,我也甘心顺服。”祷告完,一切的病都好了,于是向南昌拍电报辞领会的事。因此传道人要在每件事情上顺服神的带领。

p86

开了一年传道人训练班,我感到训练信徒比训练传道人还容易一些。没有生命能力和缺乏圣经真理知识的传道人所讲的道,令人厌听,不但不能救人,反而成为许多软弱人的绊脚石,但是又不能不同情他们。每月八、九元,如何养妻活儿,抚老慈幼?没办法,只好搞副业,那又怎能专心以传道、祷告为事?

另外,传道人的收入全靠信徒奉献来供给,信徒一见传道人如见到讨债人,偶而有几个人捐得多一点,就感到神乎其神,自傲自得,即使犯罪作恶,传道人也只好不见不闻,更不敢指出他们的罪,反而一味献媚。教会中充满了哥林多教会所具有的罪恶。

p87

此外,当时教会的财政大权操纵在西教士手中,谁要是不听从他们,就会被撤职。西教士中大多数是新神学派,他们所下的命令,不管是非,都得奉若圣旨去做。想到这些,真是为中国的传道人流下伤心泪了!

目 录

第一章 从出生到赴美留学之前 1901-1920

1.父母的特别经历 / 2

2.难忘的童年往事(1901-1909) / 4

3.内外不一的悲哀(1913-1919) / 6

4.筹备留学之点滴(1919-1920) / 8

第二章 美国留学的七年 1920-1927

1.初到美国的苦况(1920-1921) / 14 2.病中经历(1921) / 17

3.遵父母命定终身(1922) / 19

4.下乡见异象(1922) / 20

5,优等大学毕业生(1923) / 23

6.攻读硕士的生涯(1923-1924) / 26

7,博士毕业任助教(1924-1926) 28

8,新派扰信心(1926-1927) / 30

9.在婴孩口中建立了能力(1926) / 34

10.重生之夜得更新(1927) / 35

11.入精神病院接受特殊造就(1927) / 37

第三章 回国在福建三年 1928-1930

1.返乡、结婚、当教师(1927) / 46

2.遭污蔑专一传讲(1928) 49

3.滨海八人行(1928) / 50

4.天马山(1928) / 52

5.江西牯岭夏令会(1928) 53

6.三人团(1928) / 55

7.赴闽南(1928-1929) / 56

8.往乡村(1929) /61

9.福州(1929) /67

10.闽北险遭捕(1929) /70

11.培训工人(1930) / 75

12.被管教(1930) / 80

第四章 与伯特利团合作的三年 1931-1933

1.离家乡北上考察(1930-1931) / 90

2.复兴之秘诀(1931) / 97

3.与伯特利同工(1931) / 112

4.携“血经”、日记脱险(1931) / 123

5.赴东三省(1931) /125

6.在山东医病(1931-1932) / 146

7.在枪声中(1932) / 149

8.赴华南(1932) 154

9.赴华北(1932) 173

10.赴山东、河南、山西(1933) 181

11.遭误解合作门关(1933-1934) 200

第五章 打开之门 1934-1940

1.打开五省之门(1934) / 214

2.复兴之火烧到南方(1934) / 227

3.再次南下北上(1935) / 237

4.初次南渡,走向国外(1935-1936)/ 248

5.三台三山,三高三低(1936) / 270

6.第二届特别大会(1936) / 279

7.再次南渡,奋兴异邦(1936)/ 289

8.国难前后依然奔波(1937) / 303

9,福建、安南、云南之行(1938) / 334

10.泰国、南洋、爪哇之行(1938-1939) /345

11.最后一次南渡(1939-1940) / 355

第六章 离世前三年 1941-1944

1.在上海期间(1940) / 376

2.在协和医院(1940-1941) / 392

3.在香山静养(1941-1944) / 401

4.离世(1944) / 429

宋尚节的家人和后代/436

后记/444

2024-8-10-2.jpg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IN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