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glzx

【书摘】麦格拉思《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下)86.C.S.刘易斯《魔鬼书信集》《裸颜》

2024-05-11.jpg

未名译库·基督教文化译丛

《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下)

[英]麦格拉思 编

苏欲晓 等 译

周明 等 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8。

·正文约10600字;

·编录:杨原平

简介

C.S.刘易斯就读并就职于牛津大学,后任职于剑桥大学,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权威。他从人类理智和经验中找到了一些上帝存在的线索,在理性与诚实的催逼下,决定相信上帝。《时代周刊》曾报道刘易斯毫无疑问是“本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护教家”。

第五部分

现代时期(1700-2000年)

第86章 C.S.刘易斯

p838

1898年11月29日,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①出生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Belfast)郡。他的朋友们都叫他杰克。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律师,而且工作努力,赚了足够的钱可以使全家人在1905年搬到一所位于贝尔法斯特郡郊区的大房子里。这所大房子被命名为“小乐园”。但是,在这以后不久,刘易斯的母亲就去世了,留下他的父 亲照顾他和他的哥哥——沃伦(War- ren)。兄弟二人经常独自呆在老房子的大阁楼上,沉浸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梦幻世界中。

即使刘易斯曾经信奉基督教,但不久也就遗忘了。第一次世界基大战期间,他服兵役一段时间后,考入了牛津大学。1919年至1923年,他在大学就读。1922年,他在古典文学和哲学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次年,在英语科目上也成绩喜人,得了A。后来的一段时间中,他感到前途迷茫。尽管如此,1925年春天,他当选为马格德琳学院研究员,并应邀就职于剑桥大学新成立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英语部,这样他可以继续留在学校直到1954年。这个职位与剑桥大学马格德琳娜学院研究员职位有密切的关系。(刘易斯喜欢拿他的新旧学院发音的相似性开玩笑。)1963年11月22日下午5时30分,刘易斯在牛津的家中逝世,在这之后几小时,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被刺杀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① C.S.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 1898-1963年):文学批评家,宗教信仰大众作家;主要作品:《如此基督教》(1943),《魔鬼书信集》(1942),《纳尼亚传奇故事集》(1950- 1956),《惊喜》(1955)。

p839

20世纪20年代,刘易斯终于有时间重新审视他对基督教的态度。他的自传——《惊喜》(Surprised byJoy)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如何回归儿时所放弃的信仰。他从人类理智和经验中找到了一些上帝存在的线索,一番挣扎之后,终于在理性与诚实的催逼下,决定相信上帝。他并不想这样,但是他别无选择。下面这段值得研究的文字选自《惊喜》,它描述了这个决定性时刻:

请务必要想像一下,一夜又一夜,我独自一人呆在马格德琳的那间屋子里,并且无论何时,当我间断工作,哪怕只是一秒钟,我都能感觉到上帝的宽容,温和,尽管我真的希望不要面对上帝。我所恐惧的时刻最终还是临到了我。1929年的第三学期,我低下头,放弃了挣扎,承认上帝就是上帝,而且跪下来祈祷:也许在那个夜晚,我是全英格兰最失望,最不情愿改变信仰的人。那时,我没有看到现在最耀眼,最明显的东西:圣洁的谦卑,居然能接受像我这样的人回归。最终,回头的浪子①至少自己走回了家。但是,谁又能体察那份大爱呢?这份爱使大门为浪子洞开,浪子——还在挣扎,怨恨,眼睛四处观望,寻找逃跑的机会——被赎回。

①参见《路加福音》15章11—32节。

在改变信仰后,他开始确立他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权威地位。1936年出版的《爱情的寓言》(The Allegory of Love)被视为其代表作,《失乐园序》同样受到好评。在出版学术著作的同时,刘易斯还创作了性质完全不同的作品。他创作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和坚定信仰的作品,向同时代的人们传达基督教的合理性。这些作品使他受到了大众的称赞和欢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毁坏了他学者的声誉。尤其是在《魔鬼书信集》(The Screwtape Letters)出版以后,这部书使他和学术界的许多同事开始疏远了,他们觉得他的作品过于平民化和粗俗。1946年,牛津没有将他评为英国文学的教授。

p840

第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朝圣者的回归》(The Pilgrim’s Regress),它是根据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写成。这部书没有在出版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刘易斯继续为大众写作。《痛苦问题》 (The Problem of Pain)在1940年问世,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部书简明、睿智。他因此被英国广播公司邀请做一系列访谈性节目。1942年,这些访谈节目的内容被出版并命名为《为基督教辩护》(The Case for Christianity)。由于此书极受欢迎,刘易斯把其他两部作品《基督徒的行为》(1943年)和《超越个人》(1944年),同上书收集到一起,编著了《如此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一书。1942年随着《魔鬼书信集》的出版,书中的智慧和洞察力使刘易斯成为维护基督教信仰的前卫人物。

刘易斯后来的作品,更加提高了他的声誉。这些作品中包括《神迹》(Miracles,1947年)和《四种爱》(The Four Loves,1960年)。由七卷书组成的《纳尼亚传奇故事集》(Chronicles of Narnia)把他的基督教思想传播给了广大的读者,并使年轻一代的读者接触到了他的作品。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基督教和水”的说法(他给基督教自由派所起的绰号),深深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职业神学人员为刘易斯的成功感到恼怒,并且控诉他使事物简单化。刘易斯则给予反击,他含蓄地指出:如果职业神学人员已经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像他这样的非专业的神学人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刘易斯于1963年去世,此后,读者对其作品的兴趣有增无减。1980年4月, 《时代周刊》曾报道刘易斯毫无疑问是“本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护教家”。甚至在他逝世后,他的影响仍丝毫未减。成千上万的人并不认识刘易斯本人,但因阅读了他的作品,他们探索或回归了基督教。是什么使这些作品对广大读者有如此吸引力呢?毫无疑问,是刘易斯对基督教的睿智且使人信服的独特视角。对于刘易斯来说,基督教是合情合理的。它的合理性使它被广泛接受。刘易斯认为信仰上帝比不信仰上帝更合乎情理。《如此基督教》大概是我们能读到的最杰出的有关基督教信仰的作品,它明白易懂并且充满智慧。从理论和道德的角度娓娓道来,该作品算得上经典之作。

然而,刘易斯还有更丰富的层面。从刘易斯这位头脑冷静的思想家身上,我们发现了其他特点——他意识到人类想像力的巨大力量,并意识到实践这种力量就可帮助人们理解现实。也许刘易斯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它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想像力。

p841

下面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魔鬼书信集》和《裸颜》(Till We HaveFaces)。其中,《魔鬼书信集》是刘易斯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并被广泛地认为是他对基督教文学最早的贡献之一,而《裸颜》则被刘易斯本人认为是自己最成功的小说。

选文一:魔鬼书信集

作品出版于1942年,写的是一个资深的老魔鬼斯克鲁特浦(Screwtape)寄给他侄子沃姆伍德(Wormwood)的信。这些信的内容是关于把一个刚归信的基督徒引入歧途的适当方法。它之所以独特,部分在于它的视角:它是从两个魔鬼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他们在误导不幸的牺牲品方面有着十分不同的经验。当这本书问世时,他使读者感到既惊诧又兴奋,并且从那时起,读者对它的热衷程度始终未减。这部作品巧妙、幽默并颇具新意。他用一种淡淡的幽默揭露了人类的软弱及其性格上的缺点。沃姆伍德更喜欢“声势浩大的恶作剧”,斯克鲁特浦对这位年轻的引诱者的建议是使邪恶变得隐晦,甚至陈腐。正像他所说的,通往地狱最安全的道路是“渐进(滑落)式”。

以下所摘录的段落包括刘易斯对这部作品简短的序言,以及斯克鲁特浦给他侄子沃姆伍德的最早的两封信。

序 言

我不打算去解释我现在提供给公众的这些信件是怎样落入我手中的。

有两种相同却又相反的错误,我们人类如果犯了这两种错误就会被魔鬼迷惑:一种是不相信魔鬼的存在;另一种是相信他们的存在,并对其有一种极端不健康的兴趣。魔鬼会因人类的这两种错误沾沾自喜,并且热情地招呼那个唯物主义者或那个魔术师。任何学过窍门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本书中所使用的这类稿件,但心术不正,易于亢奋的人可能用这些稿件图谋不轨,这类人不可能学会窍门。

p842

我建议读者们要记住那个魔鬼是一个骗子。不是斯克鲁特浦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即使从他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我没有尝试着去分辨这些信中所提到的任何人类成员,但我想斯派克(Spike)神父或那个病人的母亲并不完全像画像里那样。地狱同世间一样,不免有痴心妄想之流。

最后,我要补充一点,我并没有劳神去理清信件的年代。在实施定量配给前,第十七封信已经编好了。但总体来说,恶魔计算日期的方法似乎与人世间的时间没什么关系,并且我也没有尝试去重新编排它。欧洲战争的历史显然不会引起斯克鲁特浦的任何兴趣,他只知道到目前为止战争还在继续,并且使人类的心灵受到了创伤。

C.S.刘易斯

马格德琳学院

1941 年 7月5日

第一封信

我亲爱的沃姆伍德,

我留意到你所说的关于你是如何引导你的病人阅读,并设法使他注意到他身边有很多的唯物主义朋友。但是,你是不是稍微天真了一点?这听起来就像你在假设可以用辩论的方法使他脱离敌人控制。如果他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前,那也许是对的。在那时,人类还能很明确地知道在什么时候一个东西被证明是正确的,什么时候没有。并且,如果那个东西被证明是正确的,他们真的会相信它。他们把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可以基于一系列的推理而愿意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已经利用周刊和其他类似的武器,使情形有了很大的改变。你的病人在还是一个小男孩儿时,他就习惯了一打毫不相干的哲学理论在他脑袋里跳舞。他根本不去思考教义是“对”还是“错”,而认为它们是“学术的”或“实用的”、“过时的”或“现代的”、“传统的”或“无情的”。专业术语才是能帮你让他远离教堂的最佳同盟者,而不是辩论。别浪费时间,试图让他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让他产生下面的想法:唯物主义是强大无比的,或显而易见的,或者英勇顽强的——是未来的哲学。那才是他所关心的。

p843

辩论的麻烦是它把全部的战斗都转移到敌人的地盘上。他①也可以辩论;然而运用我所提到的那种实用性极强的宣传,多少世纪来,在咱们地下之父的面前,他都甘拜下风。通过辩论,你唤醒了你的病人的理性。而且一旦它醒了,谁又能预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即使一连串的思考因为被扭曲而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你会发现你一直在强化你的病人的那个致命的习惯——关注普遍事物,回避即时的感官经历。你的工作是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到那种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大量的感官经历上。教会他称其为“现实生活”,别让他问“现实”的含义是什么。

①指上帝。

② 指魔鬼撒旦。

记住,他不像你,完完全全是个灵。从未当过一个人(哦,那个敌人的可恶的优势!③),你不会意识到他们是怎样被凡人的压力所奴役的。我以前引导过一个病人,一个无神论者,曾经在大英博物馆阅读。一天,正当他坐着阅读时,我看到他意识中的一串想法开始走向着一个错误的方向。显然,敌人在他身边呆了一会儿。我还没来得及搞清楚身在何方,便意识到我三十年的工作马上就要毁于一旦。如果我一时冲动,并开始试图使用辩论来抵御,我就会一败涂地。但我可不那么傻。我立刻对那个男人使出我的杀手锏–暗示他午餐时间到了。敌人应该是做了相反的暗示–这比吃午饭更重要(你知道吗,人不是总能听到上帝对他们的耳语)。至少我认为他肯定说了那些话,因为当我说“静一静,这个问题太重要,而上午快结束了,时间不一定够用”,那个病人变得相当的愉快。而且,当我补充道:“在吃完午饭后用一个清醒的头脑来思考它会好得多”,他已经朝门口走了一半的路。一旦他走到街上,我就赢得了这次交战的胜利。我引他看一个报童叫卖着午报和一辆驶过的73路公共汽车,并且,在他着迈下最后一节台阶之前,(p844)我使他不可改变地深信——当一个人独自与他的书在一起时,无论什么奇怪的想法都可能钻进他的脑子里——一剂使人健康的“现实生活”的药(他指的是公共汽车和报童)足够向他展示“那类事”根本不可能是真的。他知道他已经死里逃生,并且在那之后的一些年里,他喜欢谈论“那种真实的感官意识是我们抵御逻辑错误的最佳的武器”。他现在正安全地呆在我们父①的家里。

③ 指耶稣道成肉身,在人世间的经历。

①指魔鬼。

p844

你开始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这要归功于几个世纪前我们安排的对病人的引导流程,当熟悉的东西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根本不可能去相信他们不熟悉的东西。你要向他反复强调“事物的平凡”。最重要的是,不要试图用科学(我指的是真正的科学)作为抵挡基督教的防御武器。科学肯定会鼓励他去思考一些既看不到也摸不着的现实。在那些现代物理学家的身上有过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如果他必须业余研究一下科学,让他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并且不要让“现实生活”这个无价之宝离开他。但你最好还是别让他研读科学,而是给他一个宏观概论:他什么都懂,所有那些他在不经意地谈话和阅读中偶然得到的东西都是“现代调查的结果”。切记你去那儿是要使他晕头转向。从一些像你们这样的年轻恶魔的谈话方式可知,任何人都会认定教导是我们的工作!

爱你的叔父

斯克鲁特浦

第二封信

亲爱的沃姆伍德,

我注意到你的病人已经成为一名基督徒了,对此我很不满意。你不要奢望能逃脱惩罚的惯例。事实上,我相信在你状况良好的时候,也不愿这么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审时度势。你也不要绝望,因为有数以百计皈依基督教的成人,只在敌营里作了短暂的逗留,之后,又被教化回来和我们在一起。病人们所有的习惯,不管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仍旧对我们有利。

p845

目前,教会本身就是我们最伟大的盟友之一。不要误解我。我的意思不是指无形的教会,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她简直就像一只高举战旗的可怕军队,穿越时空,扎根于永恒。我承认,那种教会确实壮观——令我们最勇敢的引诱者也感到非常不自在。但是,幸运的是,人基本上看不见那个无形教会。你所有的病人看到的是新土地上未完工的仿哥特式建筑。当你的病人进去时,他会看到一位当地的杂货商,面带狡诈,迅速地为他提供两本书——一本闪光的小书,记载着他们并不理解的礼拜仪式;另一本破旧的小书,里面满是用道德败坏的文字写成的宗教抒情诗,最糟糕的是书中的字体都很小。当他坐到长椅上,环顾四周,看到一些他至今还一直躲避的邻居。你得要依靠那些人。使他的思想在“基督的肢体”这样的用语和邻排的面孔之间飞快地往返穿梭。当然,什么样的人在旁边长椅上坐并不要紧。你也许知道他们其中的一个将成为敌方的伟大的斗士。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要感谢下面的父0,他使你的病人成为一个愚人。如果你的病人周围有任何一个人唱歌跑调,或是靴子吱吱响,或是双下,巴,或是穿奇装异服,他会很容易联想到这些人的信仰有些荒谬可笑。你看,这就是病人目前的状况,在他的头脑里,哪些基督徒很属灵,他已有固化的模式。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是拿的出手的。他的头脑里满是宽松的长袍、凉鞋、盔甲和裸露的大腿。其他人在教堂,穿的是现代人的衣服,这对他来说(当然是下意识的)是桩难事,永远不要让这件事变得清晰明了。不要问,他希望其他人看起来是什么样。你要使一切事物在他头脑中保持朦胧模糊。你有永恒作依托,在他脑海中制造那种产自地狱的特别逻辑,你可以此为乐。

①指魔鬼撒旦。

努力工作吧,病人在他开始作信徒的几周内必将经历沮丧和虎头蛇尾的情绪,要利用这一点。敌人允许每个人在开始努力的时候感到沮丧。沮丧出现在一个在托儿所的男孩迷上了奥德赛的故事后,开始努力学习希腊语的时候;出现在情人们结婚后开始学习一起生活的时候。沮丧出现在生活的每个部分,它是从理想抱负到艰难行动这一过渡时期的标记。(p846)敌人敢冒这个险,是因为他幻想着把这些令人恶心的小害人虫变成他所谓的他的“自由”情人和仆人—— “儿女们”,这是敌人的用词。我们敌人的那种顽固的爱,使整个灵界与两条腿的动物产生了不自然的联系,这使我们灵界蒙受耻辱。渴望他们享有自由,因此我们的敌人拒绝抱着,拖着他们前行,去完成他为他们设定的任何目标:他让他们自己亲手做工。这给我们带来了机会,但是必须记住,这也使我们处于险境。病人们一旦成功通过这最初的节制,他们就会更不依赖于情感和肉体,诱惑他们将更难。

我以上写作的前提是邻排长凳上的人没有为他提供沮丧的理由。当然,如果他们提供——如果病人知道,戴着滑稽帽子的女人是个桥牌迷,或那个皮靴吱吱响的男人是个守财奴和勒索者——那你的工作将更容易做。你接下来要做的是使他的大脑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就是现在我这个模样,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算作一个基督徒的话,凭什么用隔排听众席上那些人的软弱去证明他们的信仰只是虚伪的传统?”你也许会问,是否有可能使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远离那人的头脑。是的,沃姆伍德,是可以的。适当地操纵他们,他们就不会想那个问题了。他还没同敌人呆足够长的时间,使他获得谦卑的品格。他关于自己罪恶的忏悔,即使是跪着说的,也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在他心底,他仍然相信他让自己归顺我们的敌人是在其账号上的一笔投资,他想同那些俗人去教堂,他在显示极大的谦卑和屈尊。你要尽可能使他的思想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爱你的叔父

斯克鲁特浦

思 考 题

1.刘易斯从魔鬼的视角论述主题有什么好处?

2.刘易斯感到用书信集的文学手法有利于展示他的意图,他的意图是什么?他选择的方法如何帮助他实现这个意图?

3.“平凡”是刘易斯早期作品中特别重要的主题。在论述中“73路公共汽车”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刘易斯试图以这种方式探索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选文二:裸颜

p847

《裸颜》是刘易斯根据艾普利亚(Apuleius)的传说《丘比特和普绪答①)(Cupid and Pysche)而二次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含蓄的方式论述精神渴望的议题。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格洛姆(Glome)国王的长女欧茹(Orual),另一个是普绪客①(或伊斯特,Istra)。欧茹的母后去世后,国王再婚,他想要一个男性继承人。他的第二个妻子在生女儿伊斯特时去世了。欧茹肩负照顾伊斯特的责任,把她当成自己女儿那样抚养。

①普绪客,古希腊神话人物,人类灵魂的化身,以长着蝴蝶翅膀的少女形象出现与爱神相恋。

灾难接连不断地降临到这个王国,为此,安吉特议院的祭司宣称必须将伊斯特献给山神作祭品。普绪客(从此说开始称伊斯特为普绪客)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把这看作是回归神秘的家园。在后面节选段落中,普绪客讲述了她对死亡的渴望。

渴望是刘易斯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刘易斯意识到人类的某种深层情感,它超越我们所经历的时空。刘易斯认为人类有一种深层强烈的渴望,任何物质或尘世经历都无法满足这种渴求,刘易斯也称其为“喜乐”。他认为上帝是喜乐的源泉和目标,因此,他的自传题为《惊喜》。要在这一点上理解刘易斯,就要进一步解释喜乐。刘易斯的童年是在贝尔法斯特郡度过的,他常从家中的窗子看远处的卡索里夫(Castlereagh)山。这远处的小山峦似乎象征着一些他远不能及的东西。当他想起那些山峦,一种强烈的渴望便油然而生。他不能准确地说出这种渴望是什么,这只是一种心中空虚的感觉。神秘的山峦使这空虚感更加强烈,使他不能自拔。在刘易斯的早期作品《朝圣者的回归》中,这些山峦象征着心中那些不可知的渴望。在《裸颜》中,山,这一主题也多次出现,用于象征渴望。

“欧茹,”普绪客温柔地说,“我们是神的血脉。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血统受辱。美雅,是你教我在跌倒的时候不要流泪。”

p848

“我相信你根本不害怕,”我说。但是,我不想让她听起来像是我在责备她,那不是我的本意。

“只有一件事,”普绪客说。“在我灵魂深处的某个角落,有种令人战栗的怀疑,那是片恐怖的阴影。设想如果那山里没有山神,甚至没有山林魔王,那些被绑在树上的人,由于饥饿,口渴,风吹日晒,只能一天天地死去,或是被乌鸦和野兽撕得粉碎。而且是这个……哦,美雅,美雅……”

现在普绪客哭了,哭得像个孩子。除了爱抚和陪她一起哭泣外,我还能做什么?但是,这写起来非常羞愧,第一次,我为我们的不幸感到一丝甜意。这正是我到她狱中要做的事。

她在我之前恢复过来,昂起头像女皇一样,说道:“我不相信这个。祭司一直和我在一起,我以前不认识他。他不是福克斯想的那样。你知道吗,姐姐,我越来越感到福克斯说的不全是真的。哦,大部分是真的。要不是他教我,我会感到心中有个黑暗的地牢。现在我说不好,他把整个世界叫做一个城市,但是,这个城市是建在什么上的呢?下面是土地,城墙外面是什么呢?所有的食物,还有所有的危险不都是从外面来的吗?……万物成长,腐烂,强壮,有毒,潮湿发霉……总之,以一种的方式(我不知道是什么方式)甚至像——是的,更像议院……”

“是的,安吉特议院。”我说道。“整个王国不都充满她的味道吗?你我还有必要恭维众神吗?是他们把我们拆散……哦,我怎么能忍受这个?他们还能做比这更坏的事儿吗?福克斯当然是错的。他一点也不了解她。他把这个世界想像得过于美好了。他认为没有神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白痴)比人类更好。他过于良善,以至于从不相信众神的存在,更不相信神明会比最卑劣的人还要卑劣。”

普绪客说:“或许,他们真的是神明,但并没有真的做这些事情。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做了这些事情,但这些事情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如果我真的与一个神明结婚,又能怎么样呢?”

她在某种程度上使我愤怒。也许,我可以为她死(至少,我知道这是真的)。但在她死的前一天晚上,我感到很生气。她说得如此平静和认真。就好像我们正与福克斯在梨树后探讨,时间多的是,我和她的分别似乎根本没有影响到她什么。

p849

我几乎尖叫着说:“哦,普绪客!除了懦弱的谋杀之外,这些事还能是什么?你曾是他们敬拜的对象,你连可憎的人也从不伤害。他们竟把你献给妖怪作食物!”

你也许会说(其实我对自己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如果我看到她愿意把祭司的话往好处想,并且认为她是一个神明的新娘,而不是山林之魔的猎物,我那时就应该赞同她、鼓励她。如果我有能力安慰她,我来的目的不就是要给她安慰吗?但是,我无法控制自己。那也许是我的一种傲气,这一点她也有。这种傲气使我们不愿意蒙住自己的双眼,也不隐藏可怕的事情;不要在愤怒的冲动中,没完没了地大谈最糟糕的可能性。

普绪客用低低的声音说:“我明白了。你认为那样奉献将一文不值。我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无论如何,它意味着死亡。欧茹,你认为我像个无知的孩子吗?除非我死,否则我如何为全地作祭品呢?并且如果我要去神明那里,就必须经历死亡。那样一来,即使是最奇怪的神圣誓言也有可能成为现实。被山神吃掉和与山神结婚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无法理解。即使是祭司或者福克斯也有好多事不理解。”

这一次我管住了自己的嘴,什么也没说。说不出的愤怒在我脑中翻滚着。难道她认为那畜生对性的渴望要比他的饥饿感好吗?难道她愿意与一条蠕虫、一只巨大的水蜥或者一个幽灵结婚?

“说到死亡,”她说,“巴迪亚(我爱巴迪亚)一天要对死亡看上六次,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寻找死亡。如果我们不活出生命的话,我们会被死亡吓倒的。并且你也是知道的,有时福克斯说,除了他效仿的希腊大师之外,其他的大师宣扬,死亡是一扇黑暗小屋的大门,这扇大门通向一片广阔天地,那里才是真正的阳光普照。并且,我们将会遇到……”

“噢!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我嚎啕大哭,“难道你就一点也不在乎离开我吗?普绪客,你曾经爱过我吗?”

“爱你?美雅,除了你和我们的祖父福克斯,我还能爱谁呢?”(我实在不希望她在这个时候提及福克斯)(p850)“但是,你不久也会随我而来的。今晚任何尘世生活对于我来说都过于漫长了,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如果我继续活下去又能怎样呢?我想我最终会被送给某个国王,或许某个像我们的父亲一样的人。然后就会看到死亡同婚姻几乎是一样的。离开家、失去你——美雅和福克斯,失去童贞、哺育一个孩子,这些都是死亡。真的,欧茹,我所做的这个选择未必不是最好的。”

p850

“这个?”

“是的。如果我活下去,我有什么好找寻呢?这个世界,这个官殿,这个父亲,不值得失去和放弃吗?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时光。欧茹,我必须告诉你一些事,我从没和任何人讲过,也没和你讲过。

”现在我明白了,即使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也不过如此。但是她那晚所说的话,还是刺痛了我。

“是什么?”我说,看着她膝上我们紧握的手。

她说:“这个,我,至少从我记事起,我就有一种对死亡的渴望。” “啊,普绪客,”我说,“难道我让你那么不高兴吗?”

“不,不,不,”她说,“你不明白。不是那种渴望。我越是高兴那种渴望就越强烈。你还记得那些最开心的日子吗?我们在山上长大的时候,只有我们三个人,有微风和阳光……在那里,看不到格洛姆和宫殿。你还记得那些颜色和香味吗?还记得远望苍山的景色吗?它是那样的美丽。那美景,带给我那种渴望,总是那么的渴望。别的地方肯定还更多。一切似乎都在对我说,普绪客,来吧!但是我来不了,我不知应该来到哪里。这经常会使我感到痛心。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小鸟。我的同类们却正在向家乡翱翔。”

她亲吻我的双手,将我的手甩开,站了起来。她和她父亲的习惯一样,说到动情处就走来走去。从这时起,我感到我已经失去她了,太可怕了!明天祭祀上将发生的事情其实已经开始了。她处于这种状态有多久了,我怎么不知道?我抓不住她,她在她自己的世界里。

既然我开始写这本反对众神的书,不利于我的事也应该列在书内,让我先记录此事。她说话时,我觉得我对她所有的爱中含着苦毒。虽然她所说的话给她带来了勇气和慰藉,我却并不愿意接受她的那种感受。我和她之间就像是夹进了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如果这种感受就是众神所恨的罪,我那天就犯了这样的罪。

p851

“欧茹,”她说着,眼睛发亮,“你看,我要到大山去。你还记得吗,我们曾经的渴望,还有我那金琥珀色的房屋?我们曾经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去那个地方。伟大的国王曾经要为我建造那样的房子。姐姐,要是你相信该多好!听我说,不要让悲伤堵住了你的耳朵,使你的心变得坚硬……”

“难道是我的心变得坚硬了吗?”

“对我,你从没有硬过心,我也不会那样对你的。但是,听我说,这些事真的很邪恶吗?山神要求用血肉之躯作祭品,选择谁由山神说了算。如果他们从人间选中了别的什么人,那就只有恐怖和残暴了。但是他们选择了我。在我还是你怀中的孩子时,我就已经准备好了。我生命中最甜蜜的事,便是想方设法到大山去,去寻找所有美丽的来源——”

“那就是最甜蜜的事吗?哦,太可怕了。你的心不是铁,而是石头做的。”我呜咽着。我想她也许都没有听到我所说的话。

“——我的国家,我应该出生的地方。你不认为我的渴望有任何意义吗?那是对家的渴望。事实上,这不像是离开,而像是回归。山神一直向我召唤。噢,至少在最后的时刻,抬头看我一眼,为我祝福吧。我是要去找我的爱人。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我只知道你从没有爱过我。”我说,“也许你是要去找寻神灵。你变得像他们一样冷酷了。”

“噢,美雅!”普绪客哭了,她终于落泪了。“美雅,我……”

巴迪亚在敲门。没有时间再说什么了,没时间解释什么了。巴迪亚又在敲门,并且更大声了。我的誓言在他的剑尖儿上,它本身就像是一把剑,悬在我们的头上。

最后,我们拥抱,忘乎所以地拥抱。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多么幸福。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能忍受我笔尖流出的回忆吗?

思考题

1.欧茹为什么在普绪客向她讲述自己对死亡的渴望时那样痛苦?

2.这篇文章的哪些部分揭示了“回家”这一主题,普绪客为什么把主题与“大山”联系在一起?

3.“我生命中最甜蜜的事便是想方设法到大山去,去寻找所有美丽的来源。”从基督徒的视角如何解读这篇文章?

目 录

第五部分 现代时期(1700-2000年)

导言 (555)

第59章 丹尼尔·笛福 (557)

第60章 约瑟夫·艾迪生 (574)

第61章 艾萨克·瓦茨 (577)

第62章 约瑟夫·巴特勒 (579)

第63章 乔纳森·爱德华兹 (585)

第64章 约翰·卫斯理 (595)

第65章 查尔斯·卫斯理 (608)

第66章 约翰·牛顿 (614)

第67章 威廉·佩利 (622)

第68章 威廉·布莱克 (630)

第69章 威廉·华兹华斯 (635)

第70章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653)

第71章 约翰·基布尔 (662)

第72章 约翰·亨利·纽曼 (674)

第73章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681)

第74章 安东尼·特罗洛普 (689)

第75章 本杰明·周伊特 (699)

第76章 乔治·艾略特 (711)

第77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 (725)

第78章 马修·阿诺德 (746)

第79章 乔治·麦克唐纳 (750)

第80章 托马斯·哈代 (761)

第81章 杰勒德·曼利·霍普金斯 (772)

第82章 奥斯卡·王尔德 (775)

第83章 切斯特顿 (803)

第84章 T.S.艾略特 (814)

第85章 多萝西·L·塞耶斯 (823)

第86章 C.S.刘易斯 (838)

第87章 格雷厄姆·格林 (853)

第88章 R.S.托马斯 (865)

第89章 小马丁·路德·金 (871)

第90章 加里森·爱德华·基尔勒 (877)

《圣经》卷名 (885)

术语表 (886)

选文出处 (898)

研究文献 (906)

进一步阅读书目 (918)

英汉译名对照表 (921)

后记 (937)

2024-01-13-2.jpg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