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译库·基督教文化译丛
[英]麦格拉思 编
苏欲晓 等 译
周明 等 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8。
…
·正文约169000字;
·编录:杨原平
…
现代时期(1700-2000年)
#### 第77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
p725
陀思妥耶夫斯基① 是一位俄国军医的儿子。最初,他跟随父亲在军中就职,随后经过六年(1838—1843年)在圣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的学习,成为俄国军队中的一名军官。三年后,他辞去职务并卷入政治活动,参与推翻政权的革命。他也因此被捕入狱,差点被处以死刑。尽管他获得了缓刑,但是,毫无疑问这次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小说,其中包括《罪与罚》(1865—1866年),《白痴》(1869年)和《卡拉玛佐夫兄弟》(1880年)。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宗教主题,并且对其后的基督教文学,尤其是有关世间苦难的目的及作用的作品,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①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1821-1881年): 19世纪俄国重要小说家;主要作品:《罪与罚》(1865-1866),《白痴》(1869),《卡拉玛佐夫兄弟》 (1880)。
为了使读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本书中收录了《卡拉玛佐夫兄弟》书中的大幅片段。其中包括:由于看到世上的痛苦和邪恶,阿辽沙扬言要放弃生活的这个著名的段落。在“宗教大法官”这个名段中讨论了上帝在世间痛苦中的作用。从宗教角度而言,这个片段已被广泛地视作《卡拉玛佐夫兄弟》一书中最重要的也是需要做些评论的部分。这段故事想像基督再现于16世纪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时期。基督被认为是宗教异端,并被带到那个年迈的、高傲自大的、愤世嫉俗的宗教大法官面前受审。在两个人引人入胜且极具戏剧性的对话中,宗教法官逐渐意识到他并不是在与一个骗子打交道。
p726
随后,宗教法官对基督进行了抨击,指控他犯下了无法想像和不可饶恕的罪——给予人类选择的自由。他宣称这对于人类来说简直是无法承受的重负。出于对人类深切的关注,大法官希望剥夺他们的自由,并且用奇迹、奥秘、权威的精神鸦片来取代自由带来的咒骂。只要人类崇尚奥秘,相信并接受神迹,听从教会的指令,人们可以不用背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重担。愤怒的宗教法官质问基督何以有胆量再次出现在世间重复他的错误。最终,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宗教法官宣判了基督犯有亵渎上帝之罪,并宣判了他的死刑。然后,他重又专注于他一生的工作上——纠正基督的错误。
依宗教大法官看来,大多数的人是软弱的,简直就像绵羊一样。他指责基督把自由看得重过世间的一切。相对而言,宗教法官自认为他是一个为人类争取幸福的慈善家。他相信,人类只要放弃自由就能获得幸福,只有被捡选的很少一部分人才委以自由的重担和责任。所以,宗教大法官和天主教会(以大法官为代言人)要抛弃基督并要他受难。只有强者,如宗教大法官,才能“在沙漠中行走四十个日夜”①,而后获得天国的赏赐。然而,软弱的众生“虽然软弱,但却热爱上帝……就必须为强者而生存下去”。大法官说,软弱的人不能穿过狭窄的天国之路,他们实际上是害怕自由的。因此,“他们永远不会自由”。虽哭着喊着要自由,但实际上,他们更乐意被奴役。
—
① 故事取材于《新约圣经》福音书,即《马太福音》4章 1-11节,《马可福音》1章12节,《路加福音》4章1-13节。
“宗教大法官”最重要的部分围绕着福音书中记述基督在沙漠中受魔鬼试探的章节展开。请读者仔细阅读此段。宗教法官声称,即使人们在世间“丰衣足食”,但没有“生命的恒久目标”,还是不能过有意义的生活。所以,谁想领导众生,谁必须先抓住人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按照宗教大法官的说法,世界上只有三种力量:奇迹、奥秘和权威才能抓住人心。基督抛弃了这三者,而宗教法官却对这三者心知肚明。因此,宗教法官和天主教会便“拾起凯撒之剑”—— 世上权力的象征,使用它去征服和统治整个世界。
p727
宗教大法官声称他能够通过提供“物质食粮”——生活必需品和人生快乐的象征,来赋予众生更为幸福的生活。通过征服他们的心,获得统治整个世界的权威和权力,从而实现提供“物质食粮”的目标。宗教法官告诉基督:“你为你所捡选的骄傲,但我们让众生得以安息。”因为,大众不再拥有自由,这个可怕的礼物和诅咒。他们将像快乐、天真、无邪的儿童,过着一种纯真生活——“伴着儿歌,和着纯真的舞蹈,玩着儿童的游戏。”只有少数在权力之巅的强者才需要承载自由的重担和责任。这段宗教法官的论述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敌基督》中的思想有如同出一辙。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本故事上下文,本书收录了前一章中的几段文字。主要内容就是阿辽沙与他哥哥之间的辩论,辩论的内容是关于上帝宽恕的大能,以及世间自由与苦难的作用。
“不,哥哥,我不能承认,”阿辽沙两眼发光,猛然说道,“你刚才问,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一位有权柄且有能力赦免一切?是的,是有一位,他能够赦免所有人的所有过犯,因为,他无辜受死,为所有人的所有过犯献上了自己的宝血。你已经忘记他了,他是教会的基石,人们对他高喊:‘你是公正的,我的主啊,因为你已将道路显明。’”
“啊!无罪的他和他宝血!不,我并没有忘记他,相反地,我还觉得奇怪你怎么没早把他提出来。在所有的辩论中,你总是习惯性地先把他搬出来。知道吗,阿辽沙,你别笑,我在一年前写了一首诗。如果你肯耽误十分钟,我会讲给你听。”
“你写了一首诗?”
“噢,不,我没写,”伊凡笑着说,“我一生也未做过两行诗。但是,我想出了这首诗并且以散文形式写下来。我编这首诗时太忘我了。你会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也是第一个听众。为什么作家要错过他惟一的听众呢?”伊凡微笑着说。“我能开口了吗?”
“我会洗耳恭听。”阿辽沙说。
“我的诗名为《宗教大法官》。尽管是一篇荒诞的东西,我也想讲给你听。”
p728
“这里一定得有个序言,一个文学性的序言,”伊凡笑道,“可我写这东西不在行。你瞧,我的这段故事发生在16世纪,那时,诗歌中常把天神带到地上来,也许你在学校学过这些。先不提但丁,在法国,无论法庭职员还是修道院的修道士,都会做一些定期表演,将圣母马丽亚、圣徒、天使、基督和上帝本人搬上舞台。那个时候上演的全是朴实无华的表演。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市政府大厦上演出了一部教育意义深刻的戏剧给公众看,以此来庆祝路易十一时代法国太子的降生。这部戏剧叫《至圣和仁爱的圣母马丽亚的仁慈的裁判》。剧本中圣母亲自出场,宣告她的仁慈的裁判。在彼得大帝之前,莫斯科也常上演类似的戏剧,主要取材于《旧约》。此外,还有许多传奇和民谣流传于世,这些作品在必要之时,其中也会出现圣徒、天使和全体天神。在修道院里,修道士们忙着翻译,抄写,甚至创作这类诗歌-—而且在鞑靼人①统治时期就有这样的习俗,例如,有这样一首诗(当然是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圣母游地狱》,其中有如同但丁作品一样大胆的描写。圣母来到地狱,由大天使米迦勒引导,走过磨难之路,她看到了罪人及他们所受的刑法。在火湖里一群罪人极其引人注目:他们中有些已沉入湖底,再也不能浮上来,“那些人已经被上帝遗忘了”。——这句话透着深度和力度。我们的圣母惊愕不已,泪流满面,她跪在上帝的宝座前,为地狱中的所有罪人乞求宽恕——为她在那里所见到的人请求赦免,无一例外。她与上帝的对话十分有趣。她乞求他,不愿离开。上帝指着她儿子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手和脚问她:‘我怎能原谅那些折磨他的人呢?,圣母请所有圣徒、殉道者、天使和大天使们和她一起下跪,为所有的人乞求怜悯。最后,结尾以她的胜利而告终,上帝免除了从耶稣受难日到复活主日期间的惩罚。所有地狱里的罪人立刻高声称谢:‘你真是公正的主啊!’好了,如果我的诗在那时出版,也会是那个样子。耶稣在我的诗中出现,(p729)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显了下身,便走了。自从他应许要荣耀地再次降临,已经过了十五个世纪了。1500年前,就有先知,写道:‘看啊,我必快来。’‘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子①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这是他在地上时所预言的。但是人类仍然怀着同样的信心和敬爱之情等待他的降临。哦,而且信心更加坚定了,因为人们已经有十五个世纪没看到天国的兆头了:
今天没有兆头从天而降
去满足那心灵的渴望
—
①鞑靼人:几支操突厥语的民族,大多居住在俄罗斯东西部沿伏尔加河中游及其支流塔马河两岸,并由此向东扩展至乌拉尔山脉。
① 子:即圣子耶稣基督。
p729
“心中除了信心,一无所有。那个时代的确有很多神迹出现。有些圣徒能施神迹为人治病;有些圣人的传记上说,天后曾亲自拜访他们。但是魔鬼并未懈怠,人群中,已经有人开始怀疑这些神迹的真实性。恰好当时一支可怕的新生邪教在德国北部出现。”一颗火炬般的巨星(指教会)落在了众水的源头,水变苦了。,这些邪教徒亵渎上帝,否认神迹。但那些仍旧虔诚的人都更加执著地保守他们的信仰。人们的眼泪依旧为他而流,依旧等待他的来临,爱戴他,寄希望于他,像前辈一样,渴望为他受苦,甚至为他殉道。许多世纪以来,人类满怀信心和热情向上帝祈祷:‘主啊,我愿你快来!’因着他无限的怜悯,他屈尊而至,来到众仆人面前。在这之前,他也曾走访过一些圣人、殉道者和隐士,这在他们的传记中都有记载。在我们之中,丘特契夫对自己的话语有坚定的信心,他曾做过这样的见证:
奴隶衣服裹身,十字架压肩,
天国君王,筋疲力尽,
在祖国母亲,俄国的土地上,
奔走,祝福,不停歇。
我发誓的确是这样。
“看啊,他屈尊来到了人间,哪怕只是短暂的片刻。人们在受折磨、受痛苦,(p730)在邪恶中沉沦,却像孩子般爱他。我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塞维尔,在宗教裁判制度最可怕的年代,每日都有点燃的火堆来颂扬上帝,‘在耀眼的火堆上,烧死狂恶的邪教徒’。当然,这次并不是像他所预言的那样,他曾说,世界末日来临时,他将带着天上的荣耀,快得像‘由西到东划过天空的闪电’,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这次他只想在他的孩子们中停留一会儿,那儿正好是邪教徒被焚烧的地方。怀着无限的仁慈,他以人的样式又一次来到了世间,正如15世纪前,他以同样的人的样式在世上生活了三十三年。他降临到一个南方城市的‘灼热大道’上,就在前一天,为了上帝的荣耀,近百名邪教徒被担任宗教大法官的红衣主教在此烧死。当时,在场的有国王、骑士、红衣主教和美丽的宫廷贵妇,以及塞维尔的全体市民。
p730
“他静静地来了,无声无息,说来也奇怪,每个人都认出了他。这部分也许是诗中最精彩的一段。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们会认出他来。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吸引,围绕着他,成群结队地跟随着他。他在人群中静静地走着,带着无限的怜悯和温柔的微笑。爱的太阳在他心中燃烧,力量的光芒从他眼中流淌,他的荣光在人们的身上,激起了爱的回应。他向他们伸出双手,为他们祝福。只要触到他,甚至碰到他的长袍,都可以被治愈。人群中有一位儿时失明的老人大声疾呼:’主啊,医治我吧,那样我就可以看到你了!’这时候,一片好似鱼鳞的东西从他的眼中落下,这个盲人能看到他了。人们哭着亲吻他走过的土地。孩子们向他抛撒鲜花,边歌唱,边高声叫喊:“和撒那①!”‘是他,那一定是他,除了他之外不可能是别人!’人们不断重复着。他在塞维尔大教堂的台阶前停下来,那时,正有送葬者哭着把一个敞开的白色小灵柩往教堂里抬,一个七岁的孩子躺在里面,四周布满了鲜花。她是一个名人的独生女。‘他会救活你的孩子。’人群向哭泣的母亲喊道。教堂出来迎接的牧师皱着眉头,显得有些困惑。那位母亲扑到他的脚下,伸出双手,痛苦地向他喊道:‘如果真是你,请救救我的孩子吧!’送葬的队伍停下了,棺材被放在他脚边的台阶上。他眼中满含了仁慈,嘴中轻轻说道:‘起来吧,小姑娘。’然后小孩子果真在灵柩里坐了起来。她环顾四周,脸上带着微笑,大睁双眼,左顾右盼,手上还拿着一束人们放在她手里的白玫瑰。
—
①和撒那,《圣经》中的赞美词,希伯来语,意思是“上帝是可称颂的”。
p731
“人群开始混乱,喊声、哭泣声响成一片。就在这时,任大法官的红衣主教本人走过大教堂。他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高大而挺拔,脸上岁月留痕,眼窝深陷,但眼中闪出火一样的光芒。他没有穿昨天焚烧罗马教会的敌人时穿的那套华美的红衣主教服。——此时,他身着一套旧的粗布教士袍。他身后不远处,跟着脸色阴沉的助手,奴隶,以及’神圣卫队,。他停在人群前,从不远处观望着。他看到了一切;他看到那口放到了那个人脚下的棺材,看到女孩子复活,他的脸色沉下来。他灰色的浓眉紧锁着,目露凶光。他伸出手指,吩咐卫队抓住此人。他的势力如此之大,人群立刻变得驯服而战兢,人们为卫队闪开一条路,在死一样的寂静中,他们抓住他将他带走。人群立即整齐如一人般俯身跪地,向大法官叩拜。他默默为人们祝福,然后离身而去。卫队将犯人带到近处阴暗的监房里。监房屋顶呈拱形,设在一个古老的宫殿中,犯人被关了起来。白天过去,塞维尔的夜晚来临了,黑暗且闷热得“透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着“月桂树与柠檬的芬芳”。一片漆黑中,监狱的铁门突然打开,大法官手里拿着灯,独自一人,走了进来。狱门在他身后立刻关上了。他站在门口,盯着他注视了足足一两分钟。然后,慢慢走过来,把灯放在桌上,对他说:
“‘真是你么?’没有回答,他立刻又说,‘别回答,别出声。你又能说什么呢?我完全知道你要说的话,你没有权利对你以前说过的话再添枝加叶。你为什么要来阻碍我们?你就是来阻碍我们的,你自己也知道。但是你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吗?我不知道你是你,也不愿意知道到底真的是你或是他的仿制品,但是明天我将宣判,把你当作最邪恶的异教徒放在火堆上烧死。今天那些亲吻你脚的人,只要我明天打一个手势,他们就会跑到你的火堆前添柴。你知道吗?是的,也许你知道,’他沉思着又加了一句,目光从未离开过他的囚犯。”
“我不太明白,伊凡,你是什么意思?”一直默默倾听着的阿辽沙笑着说,“仅仅是不着边际的狂想呢?或只是老人犯的一个错误,一种无法忍受的错乱?”
p732
“就算是后者吧,”伊凡笑着说,“既然当代现实主义已经破坏了·你的口味,你已经无法忍受一点点奇思妙想了。如果你把它想成身份误认的故事,那也随你。的确,”他又笑了,“老人已经九十岁了,他很有可能抱着一个固有的观念而发狂。那犯人的外貌可能吓坏了他,事实上,你可以把这段看成是一个九十岁老头的胡言乱语,因为他前一天在火堆上烧死了一百个异教徒,过度的兴奋产生了幻觉。但是,对我们来说,有必要区别那是身份误认还是不着边际的狂想吗?问题的关键是老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开地讲述他九十年来沉思默想而得出的结论。”
“那么犯人也不开口吗?他就看着他而一言不发吗?”
“那是怎么也不可避免的,”伊凡又笑了,“老人已经告诉他,他没有权利对他以前讲过的话再添枝加叶。这也许是罗马天主教最基本的特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你把一切都交给了教皇,那一切就都在教皇手里。你不必现在来,至少不该来碍事。’ 他们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写的,至少耶稣会教士是这样做的。这是我自己从他们那派的神学著作中读到的。’你是否有权向我们揭示你所来的那个世界的一个秘密呢?’那位老人问他,然后又替他作答,‘不,你没有;你不应该再对你以前的话里再添加些什么,不应该从人们手中夺走自由,这自由你在地上时曾经全力高举。无论你再次揭示什么,都会侵犯人类信仰的自由,因为秘密会作为一个奇迹展现,而人们信仰的自由对你而言,比一切都珍贵,一千五百年前,你就宝贵它。你那时不是常说,‘我要使你们自由。但是现在你看到这些‘自由’的人了。’老人忽然沉思中一笑,补充说,‘是的,我们已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继续说,严厉地望着对方,‘但是我们最终以你的名义完成了这项事业。十五个世纪以来,我们与你所谓的自由不断较力,现在目标已经完成了,而且是一劳永逸。你不相信吗?你温和地望着我,甚至对我没有丝毫义愤。但是让我告诉你,现在,今天,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相信自己拥有自由,但是他们将自由交给我们,温顺地把它放在我们脚前。这就是我们一直从事的事业。这就是你希望的吗?这就是你希望的那种自由吗?’”
“我又不懂了,”阿辽沙打断他,“老人是在讽刺,还是在开玩笑?”
p733
“一点也不!他认为他和他的教会的功勋就在于他们征服了自由,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使人们幸福。‘因为只是现在(他自然是指宗教法庭时期)才第一次有可能考虑人类的幸福。人生来就叛逆;叛逆者如何能有幸福?你已经听过警告了。’他对他说,‘你不缺少警告,但你却听不进任何警告;你弃绝了人类有可能获得幸福的惟一方式。但幸运的是,在你离开时将这件事托付给了我们。你应许过,你用你的话语定下了规矩,你将捆绑和释放的权柄赋予了我们,现在你自然不再想把它收走。你为什么又跑来妨碍我们的事呢?’”
“什么叫做‘不缺少警告’呢?”阿辽沙问。
“那正是老人要阐述的主要部分。”
“‘那个聪慧和死亡之灵①,那个自我毁灭和无影无形之灵②,’老人继续说,‘那个伟大的灵③曾经在荒野中与你对话,经上记载说④,他(魔鬼)曾“试探”过你。是这样么?他(魔鬼)在三个问题中向你所展示的,且被你一一驳斥的,经上称其为“试探”。然而再没有比这三个问题所揭示的更真实的了。如果世上曾经有过一个真正伟大的神迹,那它就发生在那天,三个试探出现的那天。三个问题本身就是神迹,设想一下,仅仅为了讨论,魔鬼的三个问题已经从《圣经》里完全消失,而现在必须重新创造出三个问题,为此我们召集了世上所有智者——统治者,主教,学者,哲学家,诗人——委派他们一个任务,构思三道题,不仅要适合各种的场合,而且必须用三句话表达出来,只用三句话说出世界和人类的全部未来的历史——你相信集世上智慧之大成就能创造出你所听到的那三个问题吗?还有什么能在深度、力度上与聪慧大能的灵在旷野上对你提出的三个问题相媲美呢?单就这些问题本身而言,就其陈述所含的奇妙之处,我们能够看到这不是人类转瞬即逝的智慧,而是绝对和永恒的智慧。因为在这三个问题中,集中预示了人类未来的全部历史,同时,还集结了人类天性中所有无法解决的历史性矛盾。在当时还不可能这样清晰,因为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但如今,一千五百年已经过去,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已被这三个问题囊括了,预示了,并且完全地应验了,因此再没有什么可以添加或者减少了。
—
①②③ 指魔鬼撒旦,Satan。
④ 以下指耶稣在旷野中受试探时,魔鬼提问,耶稣对答。引自《新约圣经》四福音书。
p734
“‘你自己判断一下孰是孰非——是你,还是当时向你提问的那位?记得第一个问题,它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这样:“你想进入人世,两手空空,仅带着自由的应许,而人们由于头脑简单和天性叛逆根本无法理解,却对它充满恐惧和害怕。因为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来说再没有比自由更难忍受的东西了。但你看到这炙热、贫瘠的旷野中的石头了吗?把它们变成面包,人们就会像羊群一样跟着你,感恩而顺从,尽管他们总是心惊胆战,生怕你抽手拿走面包。”而你不愿剥夺人们自由的权利,你拒绝了这个提议,你认为,如果顺从是用面包换来的,自由还有什么价值呢?你的回答是那样坚定,“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但你知道么,这世界的灵① 会以食物的名义,起来反叛你,与你争斗,并最终战胜你,所有人都将跟随它,哭喊着,“谁能与这野兽相比? ……甚至在人面前,叫火从天降在地上!”②你知道么,许多世纪之后,人类将通过他们先知的嘴宣称,没有人犯罪,因此,也没有罪恶,罪性,只有饥饿。”先饱腹,后求德!”旗帜上将写下这些文字,而他们会举起这旗帜来反对你,带着旗子摧毁你的圣殿。在你圣殿的废墟上将建立起一座新的大厦,可怕的巴别塔③将再次被重建,当然,仍像以前一样,塔不可能完工,但你或许已经想出办法阻止新塔建成,并可能使人们的痛苦缩短一千年;因为他们为这高塔受尽千年之苦后会转到我们这边④。他们会再度寻找藏身于地下墓穴中的我们,那时我们将再次遭到迫害和折磨。找到我们,就对我们哭喊:“喂养我们吧,因为那些应许给我们天上之火的人并没有给我们呀!”到那时我们将建成他们的高塔,因为谁能喂养他们,谁就能建成高塔。(p735)只有我们可以以你的名义喂养他们,我们可以假称是以你的名义那样做。哎,他们离开了我们,永远永远也不可能养活自己。只要他们拥有自由,科学就无力喂养他们。最后他们会把自由放到我们脚下,对我们说:“让我们变为你们的奴隶吧,只要你们喂养我们。”最后他们自己会明白,自由和充足的食物,二者是不能兼得,因为他们永远没能力自行分配!他们也将信服他们不可能真的自由,因为他们软弱,渺小,一文不值,生性叛逆。你曾应允过给他们天国的粮食,但是我再重申一遍,天国的粮食在那些软弱、罪性深重、卑贱的人眼中,哪能与地上的粮食相比呢?如果成千上万的人为了天国的粮食跟随着你,那么百万甚至亿万没有信心为了天国的粮食而放弃地上的粮食的人,该怎么办呢?或者你只关心几万伟大而坚强的人,而那其余百万千万的人又怎样呢?那些多得像海边的沙子一样,虽然软弱却爱你的人就只能为强者而生存吗?不,我们也关心弱者。他们是罪性深重,本性叛逆的,但最后他们也成为顺服的人。他们将敬畏我们,把我们当作上帝,因为我们愿意承受他们所恐惧的自由,我们会统治他们–自由对他们来讲太可怕了。但是我们要对他们说,我们是你的仆人,我们将以你的名义统治他们。我们再一次欺骗他们,我们不会让你再来。这种欺骗将成为我们的痛苦,我们因此不得不撒谎。
—
① 指魔鬼撒旦。
② 引自《启示录》13章4节、13节。
③ 巴别塔(tower of Babel):据《旧约圣经》挪亚在巴比伦的子孙想建通天塔以扬名,并反抗上帝,上帝变乱他们统一的语言,结果塔未建成,人类也分散到世界各地。引自《创世记》11章1-6节。
④ 参见《启示录》20章1-10节。
p735
“‘这是旷野中第一个问题的意义,这就是你为了高于一切的自由所弃绝的。但是这个问题,隐藏了世界上最大的秘密。选择“面包”你可以满足人类普遍、永恒的渴望——人类需要寻找崇拜对象。人们只要拥有自由,他们就会为寻找一个值得崇拜的对象不断地痛苦地去奋斗。但是人们所寻找的是所有人不用争论就可共同崇拜的对象。因为这些可怜的生物寻找的不只是一个或另一个人崇拜的对象,而是大家共同崇拜的对象,这是每个人乃至从古至今全人类最大的痛苦。为了共同崇拜的对象,他们彼此间刀兵相见,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的神,并且互相挑战:“丢掉你们的神明,来崇拜我们的吧,不然我们会杀死你们和你们的神明。”这样会持续到世界的末日,甚至当各种神明从世上消失后,他们还会拜各种偶像。你知道,你不可能不了解这个人性最根本的秘密,但是你却弃绝了这面正确无误的旗帜,(p736)这面地上粮食的大旗可以使所有人只崇拜你,你还为了自由和天的粮食拒绝了它。看看你都做了什么,而且又是以自由的名义!我告诉你,人们最渴望的就是找到一位可以交托自由的对象。这个自由是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与生俱来,但人类没有那份福气享用。只有那些能让他们良心得到慰藉的人可以接管他们的自由。你如果要了面包,你就得到一面无可争辩的旗帜,赐下面包,人们就会崇拜你,因为面包是最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是如果有人控制人的良心——哎!人会抛弃你的面包,去追随那个掠取他良心的人。在这一点上你是对的。因为人类生存的奥秘不仅仅是活着,而是在于为什么活着。没有确定的生活目标,人们便不愿意继续活在世上,他们宁可自我毁灭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们有足够的面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发生了什么事呢?你没有夺走人类的自由,而提高了人类的自由度!难道你忘了,人们喜欢得到平安,甚至经历死亡,也不愿拥有选择见识(智慧)的自由,尽管这见识能让人明辨善恶。①对于人而言,没有比良心的自由更有诱惑力的了,良心也是人类最大的痛苦之源。看那,你没有让人类的良心一劳永逸地休息,你却选择了出人意料、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自由。你所作的选择,大大超出了人类的接受能力,你的所作所为仿佛说明你根本不爱他们–而你却为他们献上了生命。你不夺走人们的自由,而是给他们增加自由,使人们在灵命中永远为自由承受着折磨。你希望人们能自由地去爱,出于自由意志跟随你,对你心悦诚服。是人们的自由意志替代了古代严正的法律,人们从此可以自己辨别善恶,只有你的形象可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但是难道你不知道,如果人类对自由选择不堪重负,他们最终也会抛弃甚至反叛你的形象和真理吗?他们最后会大叫,真理不在你里面,因为没有谁使他们更混乱和痛苦了,你给他们留下太多的负担和无法解决的难题。
—
①参见《创世记》2章15节,3章1-21节。
p736
“‘因此事实上你自己为摧毁天国打下了基础,你要为此负责任,想想人家给你开的是怎样的价码!世上有三种力量,只有这三种力量,可以永远征服和占据这些无能叛逆者的良心,使他们幸福:这三种力量就是神迹、奥秘和权威。(p737)你弃绝了这三种力量,并在旷野中这样行事。那智慧、可怕的灵把你带到殿顶上,对你说:“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是上帝的儿子,你就跳下去,因为经上说,天使会托住你不让你掉下去摔伤,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你是否是上帝的儿子,你会证明你对你父亲的信心有多大。”①但是你拒绝了,也没有跳下去,傲然、完美地行了这事,像上帝一样,但是那些软弱的叛逆之人,他们是神明吗?你知道你只要向前跨一步,作一个跳下去的动作,就是在试探上帝,从此失去对他的全部信心,就会在你来拯救的大地上摔得粉身碎骨,而那个诱惑你的聪明的灵将会欣喜若狂。但是我要再问一遍,世人中有多少像你这样呢?难道你会相信,哪怕只是片刻相信,人也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吗?人类的天性难道能拒绝神迹,在生命的重大时刻,在面对灵命中最痛苦,最深刻困扰时,还能凭自由良心的裁夺行事吗?你知道你的举动会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传遍地极,你希望人们像你一样,依靠上帝,不求任何神迹,但是你不知道人拒绝神迹之日,也是拒绝上帝之日,因为人对神奇的渴望超过对上帝的渴求,而人无法忍受没有神迹奇事的生活,他会为自身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奇迹。人们会去崇拜巫术和魔法,即使他可能超过百次地做过叛徒、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当他们对你嘲弄,讥笑,对你喊道:“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相信你就是他”的时候,你没有从十字架上下来。因为你不想用神迹来奴役人,你渴望的是基于自由意志产生的信靠,而不是依靠神迹的信仰。你渴望基于自由选择的爱,而不是在大能下俯首就范的奴隶式的征服。但是你太高估人类了,尽管有叛逆的天性,他们还是奴隶。看看周围再下结论,十五个世纪过去了,看看他们吧,有谁上升到你的高度了呢?我敢发誓,人类的本性比你想像的要软弱而且低贱!难道他,难道他能做你所做的事情吗?给予他很高的尊敬,你这么做似乎你已经不能感其所需了,因为你对他要求的太多了——而你爱人更甚于爱己!少尊敬人类一点,你就会少要求他一点。那样才更像是爱,因为人的负担会减轻一些。人是软弱而且低贱的。人现在正到处反抗我们的权力,并且对他的反叛感到自豪,这又能怎么样?
—
①参见《马太福音》4章5-7节。
p738
这是孩子和小学生式的骄傲。就像小孩子们在学校里扰乱课堂,赶走老师。但是他们孩子气的快乐将会结束,他们将付出很高的代价。整个人类总是努力想组织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有很多伟大的民族具有伟大的历史,但是这些民族越是高度发达就感到越不幸福,因为他们比别的民族更加渴望世界性的联合。伟大的征服者帖木尔和成吉思汗,像飓风般席卷大地,力图征服全人类,而他们也同样下意识地表现出了对世界性联合的渴望。如果你征服了世界,披上凯撒的紫袍,你本可以建立一个世界性的王国并赐下世界性的和平。因为能统治人类的不正是那个掌握他们的良心,手中拿着他们的面包的那位吗?我们拿起了凯撒的宝剑,而拿起之后自然要抛弃你,跟随他了。哦,自由思想的混乱,科学和人吃人的野蛮世纪将要到来。没有我们,他们就开始建筑巴比伦通天塔,自然会以人吃人的结局而告终。但是到那时,野兽将爬到我们面前来舔我们的脚,它用眼里流出的血泪溅湿我们的脚面。然后我们将骑在野兽身上,举起杯,杯上将写着“奥秘”①。但那时,只有到那时,幸福和安宁将降临到人世。你为你的选民而自豪,但你只有你的选民,而我们却使所有人得到安息。另外,在那些选民中,在本可以成为选民的强有力的人们中,有多少人因为等你等得精疲力尽,已经或者将要把他们灵里的力量和心的热忱转移到另一个阵地上,最后举起他们自由的旗帜反对你。而这本是你自己举起来的旗帜。但同我们在一起,所有人都将幸福,在你赐的自由下发生的反叛和相互残杀将会消失殆尽。我们会说服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得到自由的前提是把自由交给我们并服从我们,究竟我们要做正确的事呢,还是要撒谎呢?他们将深信我们是正确的,因为他们会记得你的自由带给他们的可怕的奴役和迷惘。自由、自由思想和科学将把他们引向迷惘的海峡,当他们面对神迹和无法解释的奥秘时,他们中间狂暴、叛逆之徒将毁灭自己,其他反叛而软弱之人会互相屠杀,而其余软弱且不幸的人将匍匐在我们的脚前,向我们哀求:“是的,你们是对的,只有你们掌管了他的奥秘,我们向你们回归,请把我们从自己手中解救出来吧!”
—
①参见《启示录》17章3-5节。
p739
“‘从我们这里接受面包时,他们会清楚地看到,我们是从他们那里把他们自己做的面包拿过来,再分给他们,没有任何神迹可信,他们将看到我们并没有把石头变成面包,事实上,他们更高兴能从我们手中取得面包,而不是为得到面包本身而窃喜。因为他对过去的时光仍记忆犹新,在没有我们帮助的时候,连他们自制的面包在他们手中都变成了石头,而当他们回归到我们身边后,那些石头在他们手里又变成了面包。他们太明白完全顺从的价值了。而在人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前,他们都将是不幸的。谁最该为他们的无知负责呢?——说!是谁搅散了羊群,让它们在陌生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但是羊群会再次聚集在一起,再一次顺从,这一次便一劳永逸。然后我们将给予他们平静而驯服的幸福,即像他们一样生性软弱的生物的幸福。哦,我们最终将说服他们不要骄傲,因为你把他们抬高了,教会了他们骄傲。我们将向他们证明他们是软弱的,他们只是可怜的小孩子,但那种孩子式的幸福却是所有幸福中最甜蜜的。他们将变得胆小,望着我们,害怕地蜷缩在我们身边,就像小鸡对母鸡那样。他们会敬畏我们,在我们面前惊诧不已,他们会为我们的能力和才智而自豪,是我们成功地驯服了成千上万的躁动的羊群。在我们的愤怒面前,他们禁不住要发抖,心中充满恐惧,他们会像女人和孩子那样容易落泪,但是只要我们一个手势,他们随时可以破涕为笑,变得兴高采烈,甚至像小孩子一样歌唱。是的,我们应该安排他们去工作,而且将他们工作之余的生活变得像小孩游戏一样,他们软弱又无助,他们会像孩子一样爱我们,因为我们允许他们犯罪。我们会告诉他们,只要得到我们的许可,一切罪孽都可以赎清,我们允许他们犯罪,因为我们爱他们,由这些罪而带来的惩罚将由我们来担当。这样他们就会把我们当成救世主般崇拜,因为我们在上帝面前为他们担当了罪责。对于我们,他们将没有秘密可言。我们可以允许或禁止他们与妻子或情妇同房,掌管他们生孩子或不生孩子,这全看他们是否服从——他们会快乐地听着我们。他们会把良心上的最痛苦的秘密,一切的一切,全部交给我们,由我们来一一解答。他们会很乐意相信我们的答案,因为这样就可以将他们从目前的极大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这烦恼和痛苦正是来自于他们所面对的自由抉择。这样所有的人,(p740)除了几十万统治他们的人以外,都会得到幸福。因为只有我们,只有我们这些守护这个秘密的人,才会不幸。将会有几十亿幸福的婴孩和几十万因为承担了明辨善恶的诅咒而受苦的人。他们将平静地死去,他们将奉你的名消亡,在坟墓的后面,他们找到的只有死亡。但是我们将保守这个秘密,并且为了他们的幸福,用天堂的奖赏和永恒来引诱他们。即使在另一个世界真的有什么,那也绝不是为他们这样的人准备的。据预言,你将得胜再次降临,带着你的选民,那些强壮而骄傲的人归来,但是我们要说,他们只是拯救了他们自己,而我们却救了全体。我们听说,那个骑着兽、手中握着秘密的大淫妇将要蒙羞,弱者们将重新兴起,撕碎她的紫袍,鞭打她令人作呕的裸露的身体。①但那时,我将站起来指给你看,那千百万不知道罪恶的快乐的孩子们。我们,我们这些为了他们的幸福把罪恶承担下来的人将站在你面前,对你说:“审判我们吧,如果你能并且敢的话。”你知道我并不怕你。你要知道,我也曾在旷野中呆过,也曾以吃草根和蝗虫为生,你以自由祝福人们,这样的自由我也曾珍惜过,我也曾努力想要加入到你选民的行列,成为强壮有力的队伍中的一员, “将那数目添满”②,但是我醒了,不会疯狂做工,转而加入到修正你的工作的人群中,为了卑微之人的幸福,我由骄傲到谦卑。我对你说过的话将会过去,而我们的国度将得以建立。我再说一次,明天你将看到那群驯服的羊将在我的示意之下,争先跑来在火刑堆上添加柴火,我将在那儿烧死你,因为你跑来妨碍我们。如果说有谁最该受我们的火刑,那个人就是你。明天我将烧死你。’”
—
① 参见《启示录》17章 1-18节。
② 《罗马书》11章25节。
伊凡停了一下。在他说的时候极为兴奋,讲完后又突然微微一笑。
阿辽沙静静地听着;越到后来他越激动,并好几次想打断伊凡,但都克制住了。现在他的话终于脱口而出。
“但……但那太荒唐了!”他红着脸嚷着,“你的诗应该是赞美耶稣,而不是咒骂他——像你原本想表达的那样。谁会相信你关于自由的想法呢?(p741)自由该是这样理解吗?这不是东正教的主张,而是罗马教会,但也不是整个罗马教会的主张,纯属无稽之谈。它只是天主教宗教法官、耶稣会士中最糟粕之处。你诗中的宗教法官只存在于你的想像中。什么是他们所承担的人类的罪恶?谁是那些为了人类的幸福而承担咒诅的守秘者?曾几何时见到过他们?我们都知道耶稣会士,他们名声不好,但他们确实不是你说的那样,根本不是……他们只是一支为获得将来世界控制权而战的罗马式的军队,首领则是罗马教皇……这就是他们的理想,并无奥秘可言,更谈不上神圣的伤感……只是对世俗利益和统治权的贪欲,像是农奴制度中的农奴主。也许他们根本不信上帝。你那受苦受难的宗教法官仅仅是个想像出来的人物而已。”
p741
“停,停。”伊凡笑着说。“你也太激烈了吧!你不是说这是个狂想嘛,就算是吧!的确是一种狂想,但请允许我问一句:你真的认为近几个世纪的罗马天主教运动仅仅是为了获取权利和利益吗?是佩西神父教你的吧?”
“不,不,正好相反,佩西神父曾说过类似于你说过的话。不过完全不一样,一点也不一样。”阿辽沙赶紧改口说。
“一次有价值的坦白,尽管你又说,‘一点也不一样’。你说为什么那些耶稣会士和宗教法官会为了肮脏的利益而联合起来?为什么他们中间就没有一个被沉痛和爱的天性所压伤的殉道者呢?假设在那些只追求肮脏利益的人当中有一个——哪怕只有一个,像我诗中年迈的大法官那样的人,一个在沙漠中啃着草根,发疯一样克制自身肉体欲望以求获得自由和完美的殉道者,他一生爱着人类,可当他突然睁开眼,却发现得到自由和完美并不意味着获得巨大的精神幸福时,开始深信上帝创造无数生灵仅是为了嘲弄,因为这些生灵永远不可能拥有自由,因为可怜的叛逆者永远不能成为巨人,将塔建成①,因为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所梦想的和谐,绝不是讲给愚笨之人听的。于是他转回来加入到聪明人当中,这当然是有可能的。”
—
① 参见《创世记》11章1-6节。
“加入到什么里?什么聪明人?”阿辽沙全然失去了自制力。“他们没有大智慧,没有奥秘,没有秘密……他们的秘密也许就是无神论。你的宗教法官不相信上帝,这就是他的秘密!”
p742
“那又怎么样!你到底还是猜出来了。整个秘密就是他们不相信上帝,完全正确。但这不也是一种折磨吗?这种人曾把全部生命都浪费在沙漠里,却又无法摆脱对人类那种无可救药的爱。暮年时,他终于确信,只有恐惧之灵的劝告才能为这些被玩笑般创造出来的生灵们建立起尚可容忍的生活,因为他们既脆弱又不驯服,既不完整,又经验主义。确信了这一点,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必须服从这个明智而又可怕的死亡与毁灭之灵的劝告。他说谎,他欺骗,他故意引导人们走向死亡和毁灭,想尽办法欺骗人们,使之意识不到被引向何处,至少那些可怜而愚昧的生灵们能在黄泉路上感到幸福。应该注意到一点,所有欺骗都是在以他的名义、以老人毕生都虔诚信奉的上帝的名义进行的。这难道不是个悲剧吗?如果这样,哪怕只是一人,一个人站在整支追求权利和肮脏利益的军队前,还不足以酿成一幕悲剧吗?更有甚者,这个站在整支队伍前的人,肯定能创立现行的罗马公教的主要思潮和它的最高理想——耶稣会主义。我坦白地告诉你,我坚信总会有这样的人成为运动的先驱。谁知道呢?也许在罗马教皇中有这样的人,也许是那个被施了魔咒的老人,他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全人类,他的精神在当代许多老人身上都存在。这不是偶然,而是为了让脆弱、不幸的人们能够快乐生活,一个在很久以前形成的秘密组织的共识,他们保守奥秘,不让人们知道。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我甚至想在共济会会员(Masons)中也有同样的东西被视为最高机密,这就是为什么天主教徒如此痛恨甚至敌视他们,因为他们破坏了观念上的统一。一群羊只有一个牧人,这是最基本的。可是,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主张辩解,我简直成了一个不能接受你批判的人了。够了。”
“你可能就是个共济会会员!”阿辽沙突然嚷了一句,“你不相信上帝。”他补充道。这次他说话时已十分悲伤。他感到哥哥正用充满讥讽的眼神盯着他。他忽又抬着头问:“你的诗是怎样结尾的?或者这就是结尾?”
“我本想就这样结尾。当大法官说完了,他等待着犯人回答他的提问,(p743)犯人的沉默重重地压在法官身上,他注意到犯人一直专注地听着,面色温和,很显然,他不想回答。老人希望他能说点什么,不论多么苦涩,恐怖的话,什么都行。突然,他默默地走向老人,在他那苍老无血色的嘴唇上轻吻了一下,这就是他全部的回答。老人颤栗了,嘴唇动了动。他打开门,对犯人说:‘走吧,永远别回来,永远!’老人将他带到镇漆黑的小巷里。犯人走了。”
p743
“老人呢?”
“那个吻在老人心中燃烧,可他仍旧坚持自己的信念。”
“你也同他一样,是吗?”阿辽沙痛哭着。可伊凡却笑了。
“你怎么了,阿辽沙,这不过是首极为荒谬的诗,只是一个笨得从未写出过两行诗的学生所写的一首无意义的诗。你又何必这么当真?你不会以为我会成为耶稣会教士,归到修正上帝工作那一类人的行列中吧?天那!这不关我的事。我告诉你,我所想的只是活到三十岁,然后像打碎茶杯一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幼嫩的树叶,宝贵的坟墓,蔚蓝的天空,还有你心爱的女人呢?你将怎样生活,你将怎样爱他们?”阿辽沙痛哭道。“在你的头脑中、在你的灵魂深处藏着这样一个地狱,你怎能……不,你正想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然后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否则,你会了结自己的生命,你忍受不住的!”
“有一种力量可以使我忍受一切。”伊凡冷笑着说。
“是卡拉玛佐夫的力量,卡拉玛佐夫固有的力量。是放纵、玩乐,堕落直至灵魂窒息吗?”
“有可能……或者是可能到我三十岁的时候,我会摆脱这样的生活,然后……”
“你怎样才能摆脱?靠什么摆脱?你的想法根本不可能!”
“我重申一遍,以卡拉玛佐夫的方式。”
“你指的是‘每件事都是合法’?是吗?”
伊凡皱起眉头,瞬间脸色苍白。
“你抓住了昨天激怒米乌索夫的那句话,就是德米特里天真地跳起来解释的那句话!”他奇怪地笑了。“是的,自从这句话说出来后,如果你想用‘每件事都是合法的’,我也不会否认。米卡的这个观点还不错。”
p744
阿辽沙默默地看着他。
“我以为到我离开的时候至少还有你,”伊凡突然带着阿辽沙意想不到的感情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我无足轻重,甚至在你的心里,我亲爱的隐士。所谓‘一切都合法’的观点,我不否认,而你会因此与我绝交,对吗?”
阿辽沙起身向他走去,轻轻吻了一下他的双唇。
“你在抄袭,”伊凡高兴地大叫着。“你在效仿我诗中那最后一吻的情节。不过还是要感谢你。来吧,阿辽沙,我们该走了。”
他们出去了,但在餐馆的门口停了下来。
“听着,阿辽沙,”伊凡坚定地说,“如果我真有能力照顾这些蔫蔫粘粘的小叶子,我会去爱它们,心里想着你。对于我来说你能够在这个城的某个地方已经足够了,而且我不会失去对生的渴望。这样行了吗?你就把它当作爱的宣言吧。现在,咱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够了,你听到吗?已经足够了。我的意思是即使我明天不离开(我认为我肯定会的),而我们再次见面时,不要再提及这个话题。对此我要特别地请求你。对于德米特里也一样,我请你不要再同我讲话,”他补充道,突然间有些急躁;“一切都结束了。已经反复说过多少次了,是吧?作为回报,我在此做出承诺。三十岁,当我想要”把杯子扔,向地面,,那时,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回来同你谈一次,即使是从美国赶回来,请相信我会那么做。我回来是有目的的。来看看你,会是很有意思的,看看你那时会是什么样子。我讲的是一个严肃的诺言。我们很有可能分开七到十年。走吧,现在赶到你的塞拉芬神父那边去吧,他快不行了。如果他死时你不在场,你会因我把你留在我身边而恼火的。再见,让我们再次吻别,好了,快走吧。”
伊凡猛地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正如前一天德米特里离开阿辽沙时的情景一样,虽然那次分手显得非常特别。在悲痛、压抑的时刻,阿辽沙脑海中箭一般地闪过两次分手时奇特的相似情景。阿辽沙等了一会,看着他哥哥的背影。他突然间注意到伊凡在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摆,他的右肩看上去比左肩要低一些。此前他从未注意到这一点。他猛然转过身,几乎一口气跑到了修道院。天刚擦黑,(p745)他感到有些害怕;一种他说不清的新鲜感觉在他全身不断蔓延。同前一天晚上一样,又起风了,当他走入隐士般的矮树林中,古老的苍松悄然吟唱,松涛低声回荡。他几乎跑了起来。“塞拉芬神父——他从什么地方知道的那个名字——从哪里知道的?”阿辽沙觉得好奇。“伊凡,可怜的伊凡,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这里是隐士之地。是的,没错,是他。塞拉芬神父,他能救我,让我永远地离开伊凡。”
p745
之后他多次地想,他怎么会刚一离开伊凡就彻底地忘掉了他的兄弟德米特里?就在那天早上,仅仅几小时之前,他还坚决地要找到他,并且锲而不舍地去做,即使他在当天晚上不能返回修道院也无所谓。
1.宗教大法官对人类的本性的看法是什么?在他看来,人若想成功,必备的是什么?
3.对于宗教大法官来说,权力到底有多重要?依他所见,基督教在使用权力方面已达到最佳限度了吗?宗教审判官在哪些方面被看作是对基督教传统价值观的批判者?
第五部分 现代时期(1700-2000年)
导言 (555)
第59章 丹尼尔·笛福 (557)
第60章 约瑟夫·艾迪生 (574)
第61章 艾萨克·瓦茨 (577)
第62章 约瑟夫·巴特勒 (579)
第63章 乔纳森·爱德华兹 (585)
第64章 约翰·卫斯理 (595)
第65章 查尔斯·卫斯理 (608)
第66章 约翰·牛顿 (614)
第67章 威廉·佩利 (622)
第68章 威廉·布莱克 (630)
第69章 威廉·华兹华斯 (635)
第70章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653)
第71章 约翰·基布尔 (662)
第72章 约翰·亨利·纽曼 (674)
第73章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681)
第74章 安东尼·特罗洛普 (689)
第75章 本杰明·周伊特 (699)
第76章 乔治·艾略特 (711)
第77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 (725)
第78章 马修·阿诺德 (746)
第79章 乔治·麦克唐纳 (750)
第80章 托马斯·哈代 (761)
第81章 杰勒德·曼利·霍普金斯 (772)
第82章 奥斯卡·王尔德 (775)
第83章 切斯特顿 (803)
第84章 T.S.艾略特 (814)
第85章 多萝西·L·塞耶斯 (823)
第86章 C.S.刘易斯 (838)
第87章 格雷厄姆·格林 (853)
第88章 R.S.托马斯 (865)
第89章 小马丁·路德·金 (871)
第90章 加里森·爱德华·基尔勒 (877)
《圣经》卷名 (885)
术语表 (886)
选文出处 (898)
研究文献 (906)
进一步阅读书目 (918)
英汉译名对照表 (921)
后记 (9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