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glzx

【书摘】克莱布《里外更新》 由里而外的改变​

2023-12-23-1.jpg

《里外更新》—— 生命的破碎与重建

(美)莱瑞·克莱布博士(Dr.LarryCrabb)著

萧道生 译 新世界出版社;2012-06

·正文约5800字;

·粗体本编标;

·编录:杨原平

摘要

要经历生命的改变,要诀不在于努力去做些什么,乃在于愿意正视我们内心的实况,我们必须毫不装假,里外一致地绝对诚实。这种绝对真诚是由里而外更新的前提。

为何说不愿正视内心是丑恶的呢?因为它是自卫性的罪的根源,我们必须将罪根铲除,同时甘愿弃绝自卫性的罪,才能踏上生命改变之途。(p277)

有些人认为,只有180度的转变,或者惊天动地的改变,才算是“真正”的改变,而一种朝着正确方向逐渐的、缓慢的转变,对他们来说却不算数。

今天许多福音派信徒就有这种高不可攀的盼望。更甚一点说,他们所盼望的改变,是上帝没有应许的。

我们切慕现今的世界立时变得完满,一切苦难都被消除;正因如此,我们以为人生不应当再有任何挣扎,主的平安与喜乐应当是我们每天的经历。这种心态,其实是我们失望的原由,因为人生经历艰苦与挣扎,仍旧是一件必然的事。(p282)

这样的日子,正摆在我们面前,就是我们在天堂与主同在的那天。(p283)

基督徒生命的改变与成长是渐进的,首先是意识层的转变,接着是人际关系的转变,最后才是生命方向的转变。(p286)

正文

p277

第四卷 由里而外的改变

第十章 勾勒问题的轮廓

要经历生命的改变,要诀不在于努力去做些什么,乃在于愿意正视我们内心的实况,我们必须毫不装假,里外一致地绝对诚实。这种绝对真诚是由里而外更新的前提。我们渴想双亲无条件的爱,但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时,我们就很容易将失望的痛楚埋藏起来,痛楚埋藏,后的心灵当然不会是平静的,忿怒的感受是自然的后果。所以,面对问题的第一步,是正视那痛楚的感受,不要去埋藏它。要接纳一个事实,我们心灵的渴求在人间永不会得到满足,然后,带着谦卑的心来到上帝面前,全然倚靠他。

为何说不愿正视内心是丑恶的呢?因为它是自卫性的罪的根源,我们必须将罪根铲除,同时甘愿弃绝自卫性的罪,才能踏上生命改变之途。许多人要求别人指点生命改变的“方法”,却不肯正视自己内心的痛楚。其实所有回避处理内心真相的方法,都只能带来表面的改变,改变是有的,不过总是昙花一现,正如耶利米所说:“他们草率地医治我子民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6:14)

探视内心

  1. 就目前的学习来说,你怎样看待诚实地探视内心是由里而外改变的第一前提条件?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p278

2.a.在你生命的哪些领域,你仍然假装事情比实际情况要好?

b.什么促使你假装?

3.对于你的渴求的失望,你通常的情绪是怎样的:愤怒还是受伤?

4.a.在把你目前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这方面,你有多大程度的沮丧?

b.在你从知识到行动的转变中,你认为缺失了什么因素?

勾勒问题的轮廓

5.想想在过去的数周内你意识到的自己的问题——环境上的或是关系上的。填写下面的表格,描述你对伤害回应的不同情况。

a.发生了什么?

你的问题

b.你的感受如何?

你心灵的痛楚

p279

c.你的回应?

你行为上的罪

d.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你心灵的罪

6.你采用过什么方法来逃避面对内心的狂风巨浪?

7.根据《箴言》4:23和《马太福音》15:15-20,我们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8.a.当耶稣告诉法利赛人洗净杯盘的里面和外面时(太23:26),他在让他们注意什么?

b.必须清除的自己生命的内在污秽是什么?

9.a.终极的美德是什么?

b.终极的问题是什么?

c.为什么?

p280

挖掘关系

10.想一个对你最重要的人。

a.在哪些方面,这个人让你失望?

b.对于那个人的失败,你有何感受?

c.当那个人让你失望时,你的回应是什么?

11.a.为什么面对我们受伤害的方式,对于认识我们在人际关系上采取自卫模式如此重要?

b.描述在你生命中的某一刻,你成为受害人,以致你会——通过公然的或隐秘的罪——伤害另一个人的生命。

12.对我们关系失望的三个积极成果是什么?

迈向改变

13.下面的经文告诉我们,不管我们付出多少努力以达到里外更新的改变,谁最终掌管这一切?

《历代志下》20:17:

《诗篇》57:2:

《箴言》16:9:

《帖撒罗尼迦前书》5:23-24:

p281

14.下面的经文如何缓解你为了寻找成熟的“捷径”而带来的压力?《路加福音》8:15:

《腓立比书》3:13-16:

《希伯来书》6:11-15:

15.想一想你在过去一周的一个个人问题——态度、行为或者关系你是否能够找出这个问题的根源?(换句话说,已经犯的罪如何导致你犯罪?)

16.a.根据《马太福音》16:24—25,生命之道是什么?

b.思考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一切,你如何把基督的应许应用到自己的生命中?(你必须改变什么,以经历基督所应许的丰盛生命?仔细考虑你如何定义丰盛生命。)

p282

第十一章 福音的大能

有些人认为,只有180度的转变,或者惊天动地的改变,才算是“真正”的改变,而一种朝着正确方向逐渐的、缓慢的转变,对他们来说却不算数。

今天许多福音派信徒就有这种高不可攀的盼望。更甚一点说,他们所盼望的改变,是上帝没有应许的。当然,有些人对上帝没有一点盼望,但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曾经在某一时间,那些对上帝高不可攀的盼望在眼前一一破碎了,于是他们不敢对上帝再存盼望。

保罗曾经祷告,祈求上帝借着他的圣灵,叫信徒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以致上帝能在我们身上,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16,20)。读了这些经文,我们便认为上帝的大能正是我们的保证,叫我们经历生命180度的转变,从失望到充满喜乐,从压力到满有平安。于是,当我们经历不到想象中的美满时,我们便灰心至死,又或者自我陶醉,假装自己已经完全被改变了。

我们切慕现今的世界立时变得完满,一切苦难都被消除;正因如此,我们以为人生不应当再有任何挣扎,主的平安与喜乐应当是我们每天的经历。这种心态,其实是我们失望的原由,因为人生经历艰苦与挣扎,仍旧是一件必然的事。

p283

当然有一天我们都会完美无瑕,我们再没有不正常的想望,没有一事能叫我们忧虑,没有恐惧能阻碍我们与人有亲密的交往。这样的日子,正摆在我们面前,就是我们在天堂与主同在的那天。但是,今天在地上,我们必须接纳人生的艰难。不肯接纳这种现况的人,正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我在本书所论及的由内而外的转变,正是帮助我们正视这道自我防卫层,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探视内心

a.你是否在等待什么“证据”证明上帝在你的生命中动工?如果是,那是什么?

b.你是否在等待某个人完全改变,在这之前,你不会承认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2.找出你生命中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3.a.你认为上帝在今生应许你什么样的改变?

b.你为什么这么相信?

勾勒问题的轮廓

4.a.对于我们人生的问题,一种必要和诚实的回应是怎样的?

b.什么是不必要的回应?

p284

5.a.举出你处理人生中一些不能避免的困境时,所导致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b.这些不必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6.自卫的人际关系在我们逃避伤痛的决定中,反映出了什么深层的动机?

7.如果你相信,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生命,这样的信念将如何在你的生活或人际关系中反映出来或打了折扣?

挖掘关系

8.a.当你鼓励其他人——朋友、孩子、学生在基督里成长时,主要的焦点是什么?

□他们世界中的问题。

□他们内心的痛楚。

□他们行为上的罪。

□他们心灵的罪。

b.为了经历深层和持续的改变,你认为成长中的基督徒最需要处理什么问题?

c.你为什么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9.想出在你的生活中,一个你难以向他表达善意和爱心的人。

p284

a.如果你承诺在下十次中,你会更有爱心,你认为成功率有多少?

b.为了深深改变你对那个人的态度和方式,你里面需要具体处理的是什么?

10.a.如果你与人相交时采取自卫的方式,你会说你人生中舒适的地方和安全的关系是什么?(太10:37)

b.你如何知道,当你决定通过自卫的人际关系模式保护自己的生命时,你为基督而活的决定已被代替了?

迈向改变

11.解释下面的话:“没有悔改,仰望耶稣只能是舒适的幻影。”

12.什么是深层的悔改?具体一些,你需要悔改什么?

13.为什么清楚地知道我们明显或隐藏的罪,对由里而外的改变而言是如此关键?

14.如果我们真正悔改,会如何影响我们与人相交的模式?

15.a.写出一个悔改的详细定义。

b.再读你写的定义,你在自己生命中看到什么深层的悔改?

p286

第十二章 生命改变的进程

基督徒生命的改变与成长是渐进的,首先是意识层的转变,接着是人际关系的转变,最后才是生命方向的转变。我们不要轻视第一层的改变,以为它太肤浅;同时,我们又决不可停留在第一层,甚或第二层的改变中,因为要真正摸着主,我们还得进到第三层。初信的弟兄姊妹,先经历意识层的转变,接着便开始摒弃自我防卫的策略,成熟的信徒更需要体会保罗所说“我活着就是基督”这句话的意义,因为他们生命的方向已完全转向主。

探视内心

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正在经历改变?

2.a.对于你个人来说,保罗的话“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意味着什么?

b.你有多认同他对于在哪里可以找到生命的认识?

p287

3.a.你如何认识上帝呼召你需要进行的改变?

b.指南接近结束阶段,你主要的感受是什么——激动、焦虑、盼望、沮丧、自卑或其他?为什么?

勾勒问题的轮廓

4.在我们经历意识层的转变或者人际关系的转变之前,必须发现哪两个因素?

5.a.举例说明你某个时候的转变……你的意识层面:

你的人际关系层面:

b.是什么导致这些改变?

6.如果我们要把最深层的转变变成可能,必须认识的两个事实是什么?

7.a.上帝创造男人要做什么?

b.上帝创造女人要做什么?

8.我们由里而外改变的挣扎核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一次完全的内心探视包括什么?

p288

9.a.我们自卫的最终功能是什么?

b.为什么认识到变成上帝创造我们时要我们成为的样子很重要?

10.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堕落的世界,承认人生难以忍受的悲伤,对于变成上帝呼召我们要变成的样式来说至关重要?

挖掘关系

11.a.如果你是一个男人,你在什么方面认为自己受到了削弱?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认为自己在什么方面受到了损坏?

b.在你的男性或女性品质上,你在哪些方面经历了羞辱?

12.你是否可以找出你的关系模式,实际上是要发挥保护你的性别特征的功能?(换句话说,在人际关系中,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你如何保守自己陷入其中?)

13.你的人际关系态度如何——亲密的还是随意的——是否意味着你没有活出上帝最初设计你作为男人或女人的本来样式?

迈向改变

14.a.在最深层的改变——我们人生的方向转变之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b.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压力?

p289

15.改变我们人生方向的结果是什么?

16.想一想现今在你生命中一个具体的烦心问题。使用你通过这个指南所学习到的自我发现的所有方法,尝试按照下面的图示挖掘问题(阅读下面的个案研究,帮助你确定自己生命中的改变进程)。你是否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根源?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实现由里而外的改变?

改变的进程

2023-12-23-12-1-jpg.jpg

我们自身的问题

我们内心的痛楚

混乱 (询问炙手的问题)

失望的事 (挖掘关系)

深层渴求 (饥渴)

表层的 基本的 核心的

男女二性受到破坏 削弱的男性特征 受到损坏的女性特征

错误的方向 (凿出破裂的池子)

行为上的罪 (自卫的关系模式)

认识 (关系模式的学习)

内心的罪
(倔强的要求)

悔改

改变 (意识层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生命方向的改变)

p290

一个个案研究

凯伦患有暴食症。她知道这是在危害自己的健康,她暴饮暴食和之后让自己呕吐的强迫行为,令她的朋友很担心,但她没办法控制自己。凯伦过来辅导的时候,觉得对自己的境况无能为力。她希望她能够逃跑,远离所有那些需要她健康的人。她已经放弃对上帝改变生命能力的秘诀的探寻。在凯伦数月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她的背景,发现她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挖掘她的关系,我们发现了很多事。凯伦6岁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婚。作为一个孤单的孩子,她在随后的几年中情绪低落,常常一个人,她的母亲变得沉默忧伤,对自己破裂的婚姻心生苦毒。

凯伦12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开始约会。一年后,她母亲的男朋友山姆搬进这个家。她的母亲投入到新的关系中。山姆似乎侵犯凯伦的世界,偷走的不仅是母亲对她的关注,而且侵犯她的个人隐私、时间以及卧室最喜欢的椅子。最终,山姆甚至夺去了她的童贞和自尊,在接下来的两年,他性侵犯她。

15岁的时候,凯伦的孤独和悲伤达到极致:她两次企图自杀,最终逃离了自己的家。她祈求父亲接纳她,但他不愿承担责任。她搬进朋友家中,那些朋友带领她与耶稣基督建立起个人生命的关系。一年后,凯伦搬回去与她的母亲和山姆同住。

接下的两年是痛苦的,山姆继续性侵犯她。凯伦努力从她和基督的关系中得到安慰。18岁的时候,她离开家上大学。在接下来的4年中,她过着挣扎的基督徒生活,一方面因着基督为她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受到鼓励,另一方面,因着他的“爱”允许痛苦的事情在她生命中发生(她的问题)而困扰。她为着童年所失去的极度悲伤,虽然她有很多朋友,(p291)她却没有感到被爱(她内心的痛苦)。她所希望的是因着她自己本身而被爱,并且在某个人的生命中被看重(基本渴求),但是即使她自己的母亲也让她伤心(失望的事)。她也感觉与上帝隔离,她的内心空虚(核心渴求)。虽然她渴望与其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但是她害怕敞开自己会招致更多的拒绝或虐待(破坏的性征)。

p291

凯伦知道从自己平均4.0的大学成绩中,可以找到某种成就感。通过演奏,她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心,她也这样计划自己的人生。同时她也是一个耐心的聆听者,这个好名声让朋友们信任她的支持和建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她带来心灵的满足。于是至少她有两个方法可以依靠(错误方向),给她带来某种满足。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凯伦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关系(相交模式),为自己赢得很多赞赏。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她相交的模式是在让她避免进一步经历关系中的伤害(自卫),更不用说她与人相交的吸引人的互动,包含了罪恶的动机(她行为上的罪)。

30岁的时候,凯伦几乎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有很多朋友依靠她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她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么空虚。

年龄到了30岁是艰难的。虽然与山姆和自己父亲的关系,令她对婚姻的期望蒙上阴影,她却仍然渴望陪伴。她已经学习到上帝与她同在。上帝在很多方面祝福了她。但是,上帝似乎总不能填满她心灵的空洞。食物成为很多孤独难眠之夜的一时安慰。事实上,食物也一直是她童年时的安慰。但是凯伦晚上的零食,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零食成为第二主餐,比如整包的薯片和冰激凌。一天晚上,凯伦为狼吞虎咽而厌恶自己,她把手指伸进自己的喉咙,呕吐所吃的东西。这使她在身体方面感觉好受一些,在精神上感觉解脱。她以为可以控制自己的失控行为。她以为最终可以控制生命中的某些部分。但是,这样的习惯捆绑了凯伦。她的健康开始下滑。她的一些朋友猜想发生了什么。她觉得羞愧、无望和受伤。她的强迫行为捆绑了自己。

p292

凯伦的康复和改变缓慢地发生。但是,一旦她仔细地探视31年的人生——问题,痛楚,强迫,失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渴求,受到破坏的性征,错误的方法和策略——她开始发现下面的东西。她从自己的苦毒和恐惧中,认识到她与人没有爱的相交模式,她的倔强要求成为她面对人生的方式。她明白了倔强地要求人生更加舒适、上帝更加公平、人们更加完美,使自己筑起了自满和自卫的围墙,这样的围墙使她没法经历与探视更深层的关系,及与她关心的人交往时完全敞开的喜乐。

凯伦对自己犯罪根源的探视,激励她在人生方向上的转变(悔改)。不仅她吃东西的习惯逐渐变得正常(意识层面的改变),而且她与朋友和家人的围墙开始倒塌(人际关系的改变)。她仍然为人们对她的回应感到失望,但是她已愿意相信那种对他人真诚的爱,这爱使她以当初竖起这些围墙同样快的速度,把围墙拆毁。

凯伦最大的变化表现在她与主的关系上。她越直接地面对自己的痛楚,就越加痛苦,越痛苦,就越把上帝当做惟一的盼望(生命方向的改变)。

凯伦现在成为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姊妹。她仍然怀疑、受伤和失败,但是每一年,她的信心、盼望和爱心都在增长。凯伦正在由里而外地改变。

2023-12-23-2.jpg

目录

致谢·001

译序·003

导言 今日基督教错误的盼望·001

第一卷 探视生命的内层·011

第一章 改变的第一步——探视内心·013

第二章 探视内心的困难·029

第三章 认识该探视什么·041

第二卷 我们是一班干渴的人·049

第四章 “人若渴了……”·051

第五章 活水的江河与内心的痛楚·068

第六章 体会内心的干渴·082

第三卷 为自己凿出破裂的池子·109

第七章 找错了方向·111

第八章 倔强的要求·128

第九章 揭露错误的方向·149

第四卷 由里而外的改变·165

第十章 勾勒问题的轮廓·167

第十一章 福音的大能·182

第十二章 生命改变的进程·194

第十三章 藏在下面的“好东西”·210

学习指南·221

2023-12-23-2.jpg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IN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