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bglzx

【书摘】傅士德《生命的洗练》服侍的操练

2023-04-29-1.jpg

《生命的洗练》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美]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著

周天和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20-07。


·正文约11500字;

·编录:杨原平


摘要 :

正如十字架是顺服的记号,一条毛巾乃是服事的记号。(p229)

服事使我们能够对世界上谋求升迁和索取权力的游戏法则说“不!”它废除了我们要建立食物链中的“啄食秩序”(peaking order)的需要(和欲望)。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我们要废弃一切领袖和权威。任何社会学家都会很快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耶稣和门徒中,都容易看出领导地位和权威。这里的意思是,耶稣重新给领袖地位下定义,并且把权威的次序重新安排。(p230)

他所说的权威不是支配和控制的权威。耶稣说的是因着服事而获得的权威,不是因着身份地位而获得的权威。

自义的服事来自人为的努力,花费大量精力,计算、设计如何提供服事。(p231)

自义的服事会索求外在的报偿,希望人们看见而且欣赏这些努力。它寻求人们的激赏——当然也表现出适当的宗教式的谦卑。真正的服事则在私下静享满足,它不避讳人们的注意和称赞,但也不去寻求这些东西。它从新的资源中心获取报偿,满足于从神而来的点头赞许。(p232)

真正的服事只因有需要,便直截了当而且忠忠实实地服事。它晓得“想要服事”的感觉,其实常常是真正服事的拦阻。它拒绝让感觉去控制服事,反而让服事去约束感觉。

真正的服事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行动源于根深蒂固的生活状态,主动自觉地去回应人的需要。

自义的服事使群体分裂。彻底地检视它,将所有宗教的伪饰尽皆除去之后,便会发觉自义的服事其实是以荣耀个人为中心。因此它使别人对自己有所亏欠,作为它最巧妙、最具破坏性的支配手法之一。真正的服事建立群体。它静静地、毫不矜夸地到处关怀别人的需要,不使任何人有责任回报所领受的服事。它的作用是吸引、连结、医治、建造,其结果乃是群体的合一。(p233)

我们都晓得,谦卑是一种不能借寻求而获得的品性。我们越追求,它便离我们越远。当我们以为已经获得它,却正是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没有得到它。于是有不少人认定,我们不能做什么去获得这种大家珍视的基督徒品性,所以我们也不用做什么。

在所有古典的属灵操练中,服事是最有助于谦卑之成长的。当我们从事一些有意拣选的行动,一心为着他人的好处,而这工作本身大半是隐形的,我们心灵里便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改变。

没有什么东西像服事一样,有效约束肉体的放肆欲望;也没有什么像在暗中服事一样,能够改变肉体的欲望。肉体对服事低声抱怨,对隐藏的服事更是尖声叫喊、极力反对。它尽力撕扯,要得到荣誉和表扬。它会巧妙地设计出在信仰上可以说得通的方法,去引起人们对它所作的服事的注意。如果我们坚决拒绝对肉体的这种欲望让步,便等于把它钉在十字架上。钉死肉体,便钉死了自己的骄傲和自大。(p234)

劳威廉看到服事的操练能把谦卑带进生命中。他指导我们,要操练谦卑,就要“……俯就你们身边的人的一切软弱,包容他们的缺点,爱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美德,补足他们的缺欠,因他们的兴旺而快乐,为他们的痛苦难过,接纳他们的友谊,宽恕他们的无情,原谅他们的恶毒,作仆人中的仆人,乐意担任最低下的职位,俯就最卑微的人。”(p235)

我们经历到一种惧怕——情形大概是:“如果我那样做,人们便会占我的便宜,有了机会去尽情践踏我。”

在此我们必须留意选择服事和选择作仆人之间的差别。选择服事时,我们仍旧自行负责。我们决定服事谁,在什么时候服事。如果自行负责管理,我们便会十分担心谁会践踏我们,就是说,即谁会负责管理我们。

可是当我们选择作仆人时,便会放弃负责管理的权利。反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如果我们自愿让人占便宜,便不会受人支配。当选择作仆人时,我们放弃服事谁以及何时服事的决定权,成为可供差遣的和可被伤害的。(p236)

耶利米·泰勒(Jeremy Taylor)的属灵指示:“爱应当隐匿,受极少的尊敬;缺少称赞也当满足,当你受人轻视或低估时,不要苦恼……” ,隐藏是对肉体的责备和打击。(p239)

在属灵的境界中我们很快发觉,真正的问题都在人生微小的不重要的角落中找到。我们对“大事”的迷恋,使我们看不见这种事实。在微小的事上服事会使我们与自己的怠惰和懒慵作对。我们会把微小的事件看作中心问题。芬乃伦说:“轻视小事并非灵里的高超。相反,那是眼光狭窄,把达到了重要地步的事当作了小事。”(p240)

又有一种保护别人声誉的服事,即伯尔纳铎所说的“仁厚”的服事。我们是多么需要避免在背后诽谤人和说人的闲话。使徒保罗教导我们“不要毁谤”(多3:2)。我们可以随意把自己的毁谤之语,用敬虔的信仰术语包装起来,但它仍旧是令人死亡的毒物。有一种操练,就是约束自己的舌头。这种操练能在我们里面的那个人身上产生奇妙的作用。(p241)

容许别人服事你,乃是一种顺服和服事。那表示承认他们对我们有“国度的权柄” (Kingdom authority)。我们优雅而大方地接受他们的服事,不觉得必须回报。那些由于骄傲而拒绝受人服事的人,便表明他们不顺服神在自己国度中所任命的领袖地位。

又有普通的礼貌上的服事。这样的敏感的行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很不容易实行。可是我们绝不可轻视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礼仪。那是现代社会中仍旧存留的、承认各人的价值的少数方法之一。我们“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多3:2)。(p242)

在我们这个电脑化日增、人性化日减的社会中,礼貌的服事真是一种急切的需要。(p243)

他说:“海伦,我不要咖啡,我不要茶,我不要甜饼,我不要纸巾,我只想和你谈谈。你可以坐下来和我们谈话吗?”只要有机会同在一起,互诉衷曲,彼此分享,那就是接待的真谛。

还有聆听的服事。“在团契中,一个人欠别人的第一项服事,就是聆听他们倾诉。正如爱神是以聆听他的话开始,照样,对弟兄的爱也以学习聆听他们开始。”我们特别需要那从彼此聆听而来的帮助。我们无须成为受过训练的心理分析学家,才能成为受过训练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条件是同情和耐心。

我们不一定要有正确的答案才能听得好。事实上,正确的答案常是聆听的障碍,因为我们急于提供答案,超过了聆听对方的倾诉。一种不耐烦的、心不在焉的聆听,对那位倾诉者是一种侮辱。(p244)

我们能否学习把别人的忧伤和痛苦抬起来,放进耶稣仁慈的膀臂中,好叫我们的担子比较轻省呢?当然能够,但这是需要学习的。

他们从神所领受的任何话语,都要带回来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亲切的服事,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到神想要说的一切话。我们需要互相倚靠去领受神丰满的指导。最微小的一分子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句话,我们不敢轻视这种服事。

哪怕是对一班被社会遗弃、被人看作“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3)的人,我们也会有一种新的、接纳他们的精神。(p245)

正文:

第二部分 外在的操练

9 服事的操练

要明白:若想效法先知的服事,你需要的不是权杖,而是一把锄头。

——圣伯尔纳铎(St.Bernard of Clairvaux)

p229

正如十字架是顺服的记号,一条毛巾乃是服事的记号。当耶稣召集门徒吃最后晚餐时,他们正在争论谁为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门徒中间起了议论,谁将为大。”(路9:46)每当人们难以决定谁是最大的时候,也便难以决定谁是最小的。这正是事情的关键,不是吗?我们中多数人晓得自己永远不会是最大的,不过只要不是最小的便好了。

门徒聚集在逾越节的筵席上,觉得已经临近论功行赏的时候,有人将要成为给别人洗脚的。问题是,只有最小的才应该给人洗脚。因此他们坐在那儿,每个人脚上都沾满了泥尘。没有人愿意被人看作最小的,这一刻真是十分尴尬。然后耶稣拿起了毛巾和水盆,为他们重新定义了何谓大。

p230

在他们面前,耶稣已经活出作仆人的榜样,于是便呼召他们走服事的道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约13:14—15)在某些时候,我们甚至喜欢听耶稣呼召我们,为福音的缘故舍弃父母、房屋、田地的教训,却不喜欢听他叫我们给人洗脚的教训。这种极端的自我否定,使人备感危险。如果真的舍弃一切,我们感觉自己离光荣殉道已经不远。

然而,在服事中,我们必须经历许多小小的死亡,就是要做一些丧失自己身份、令自己有失体面的事情。服事把我们贬抑到世俗的、平凡的、琐碎的事上。在服事的操练中也有极大的自由。服事使我们能够对世界上谋求升迁和索取权力的游戏法则说“不!”它废除了我们要建立食物链中的“啄食秩序”(peaking order)*的需要(和欲望)。我们多么像鸡群。在鸡栏里吵吵闹闹,非要分清楚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谁又居于中间,才能恢复平静。一群人在一起,不需多久,便会清楚建立“啄食秩序”。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一点,例如人们的座位怎样安排,他们步行时谁先谁后,当两个人同时发言时,谁要让步,当有一件事需要人去做的时候,谁会上前去做(就看那件事是有关权力,还是有关服事)。这些套路都写在人类社会的面貌上。


*啄食次序: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阶层化及支配等级区分现象。——本编百度百科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我们要废弃一切领袖和权威。任何社会学家都会很快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耶稣和门徒中,都容易看出领导地位和权威。这里的意思是,耶稣重新给领袖地位下定义,并且把权威的次序重新安排。

p231

耶稣从来没有教导说,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威。事实上,他对真正的属灵权威有许多见解,并且清楚说明许多人缺少属灵的权威。不过耶稣所说的权威不是“啄食秩序”的权威。我们必须清楚了解耶稣在这事上的教导是多么的激进。他不像许多人误解的,仅仅把“啄食秩序”倒转过来,而是把这次序废除了。他所说的权威不是支配和控制的权威。耶稣说的是因着服事而获得的权威,不是因着身份地位而获得的权威。

耶稣宣告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他全然而彻底地弃绝了他那个时代的“啄食秩序”的制度。那么在他们中间当怎样呢?“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太 20:26—28)所以,耶稣所说的属灵权威,不是在地位或头衔中找到的权威,乃是在一条毛巾上找到的权威。

自义的服事和真正的服事

要了解并实行真正的服事,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自义的服事”。

自义的服事来自人为的努力,花费大量精力,计算、设计如何提供服事。它可能设计出社会学的图表和调查报告,好叫我们能够“帮助某些人”。真正的服事来自心灵深处与“另外那一位”的关系。我们服事是出于内心微声的激动,出乎神圣的驱策。我们要花费精力,但不是那种属肉体的狂热精力。托马斯·凯利写道:“我发觉他从来不引导我们进入一种不能忍受的、充满急躁气息的拼搏之中。”

p232

自义的服事会以“大规模”的事工唬人。它所关心的是在教会的成绩记录板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它喜欢服事,特别是当那服事是“巨大”的服事的时候。而在真正的服事中,几乎不可能分辨何为微小的服事,何为巨大的服事。一旦注意到二者之间的分别,真正的仆人似乎都较喜欢做微小的服事,这不是出于虚伪的谦逊,而是因为他视之为真正重要的服事。他欢迎所有服事的机会,对之一视同仁。

自义的服事会索求外在的报偿,希望人们看见而且欣赏这些努力。它寻求人们的激赏——当然也表现出适当的宗教式的谦卑。真正的服事则在私下静享满足,它不避讳人们的注意和称赞,但也不去寻求这些东西。它从新的资源中心获取报偿,满足于从神而来的点头赞许。

自义的服事对收获极其关心。它迫切等待,看看受服事的人是否会作某种回报。当收获与期望不符时,它会十分难过。真正的服事不计算收获,只以服事为乐。它能够自由地为敌人服务,像为朋友服务一样。

自义的服事左挑右拣,看看要服事谁。有时它会去服事位高权重的人,因为那样做会保证有某种好处。有时它也会服事那些卑微无助的人,因为那样做会为自己带来谦卑的形象。真正的服事在事工上不分彼此。它听从耶稣的吩咐,要作“众人的用人”(可9:35)。阿西西的法兰西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着:“作为众人的佣人,我必须服事众人,并且将我主慰藉的话语供应给众人。”

p233

自义的服事会受到情绪和一时兴致的影响。只有“想要”服事的时候,它才能服事(还会说那是“被圣灵感动”的时候)。健康不良或者睡眠不足会影响服事的欲望。真正的服事只因有需要,便直截了当而且忠忠实实地服事。它晓得“想要服事”的感觉,其实常常是真正服事的拦阻。它拒绝让感觉去控制服事,反而让服事去约束感觉。

自义的服事是短暂的。它的持久度与具体的服事过程紧密挂钩;过程结束,它便不复存在。真正的服事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行动源于根深蒂固的生活状态,主动自觉地去回应人的需要。

自义的服事缺乏敏感性。它坚持去回应需要,即使给自己带来破坏性,也置之不顾。它霸道地要求服事的机会。真正的服事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不去服事,正如能够自由地去实行服事一样。在未采取行动之前,它能够温柔耐心地聆听,能在静静的等待中去服事。“只是在站立等待的人也在服事。”

自义的服事使群体分裂。彻底地检视它,将所有宗教的伪饰尽皆除去之后,便会发觉自义的服事其实是以荣耀个人为中心。因此它使别人对自己有所亏欠,作为它最巧妙、最具破坏性的支配手法之一。真正的服事建立群体。它静静地、毫不矜夸地到处关怀别人的需要,不使任何人有责任回报所领受的服事。它的作用是吸引、连结、医治、建造,其结果乃是群体的合一。

服事与谦卑

p234

谦卑的恩典借着服事的操练,比借任何其他单独的方法,更能深刻影响我们的生命。我们都晓得,谦卑是一种不能借寻求而获得的品性。我们越追求,它便离我们越远。当我们以为已经获得它,却正是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没有得到它。于是有不少人认定,我们不能做什么去获得这种大家珍视的基督徒品性,所以我们也不用做什么。

然而有一些事是我们能够做的。我们无须经过一生,模糊地希望有一天谦卑会落到自己头上。在所有古典的属灵操练中,服事是最有助于谦卑之成长的。当我们从事一些有意拣选的行动,一心为着他人的好处,而这工作本身大半是隐形的,我们心灵里便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改变。

没有什么东西像服事一样,有效约束肉体的放肆欲望;也没有什么像在暗中服事一样,能够改变肉体的欲望。肉体对服事低声抱怨,对隐藏的服事更是尖声叫喊、极力反对。它尽力撕扯,要得到荣誉和表扬。它会巧妙地设计出在信仰上可以说得通的方法,去引起人们对它所作的服事的注意。如果我们坚决拒绝对肉体的这种欲望让步,便等于把它钉在十字架上。钉死肉体,便钉死了自己的骄傲和自大。

使徒约翰写道:“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一2:16)我们不了解这节经文的力量,因为我们总是忍不住要把它们理解成性方面的罪。事实上,肉体的情欲是缺乏约束的人类本能,多德(C.H. Dodd)认为,眼目的情欲是“一种容易被外表的光彩所俘虏的倾向”,今生的骄傲则可以定义为“自负的个人主义”。在这几件事上我们都能看到同样的东西:迷恋于自然的属人的权力和本领,完全没有仰赖神的心。这里只有肉体在作工,而肉体是谦卑的致命敌人。

p235

我们要以最严格的纪律去约束这些情欲。肉体必须学习那痛苦的功课,明白它本身没有权利。而只有隐藏的服事,才会完成这种自我贬抑。

劳威廉所著的一本书《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对十八世纪的英国有长远的影响。在那本书中劳威廉劝勉人应该把每一天看作谦卑的一天。我们怎样做,去把每天变为谦卑的一天呢?就是学习服事别人。劳威廉看到服事的操练能把谦卑带进生命中。他指导我们,要操练谦卑,就要“……俯就你们身边的人的一切软弱,包容他们的缺点,爱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美德,补足他们的缺欠,因他们的兴旺而快乐,为他们的痛苦难过,接纳他们的友谊,宽恕他们的无情,原谅他们的恶毒,作仆人中的仆人,乐意担任最低下的职位,俯就最卑微的人。”

每天克制肉体的结果是谦卑的恩典日益加增。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入我们里面。虽然我们不觉得它的存在,却会感悟到在生活上有新的热忱和快乐。我们对生活中感受到的新的信心感到稀奇。虽然生活的要求像以前一样多,可是我们有了一种新的、从容不迫的平安。我们曾经嫉妒人,如今却以同情的心去看他们,因为我们不单看到他们的地位,也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们以前可能不予重视的人,如今会留心他们,并且发觉他们是极可爱的人。哪怕是对一班被社会遗弃、被人看作“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3)的人,我们也会有一种新的、接纳他们的精神。

p236

除了里面发生的改变以外,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感悟到在神里面一种更深的爱和喜乐。我们所过的日子不时地会冒出自然的颂赞与崇敬。因在暗中服事别人而快乐,本身就是一份感恩的祷告。我们似乎被一种新的控制中心所指挥——事实确是如此。

是的……不过

当我们作任何严肃的有关服事的讨论,总会有些迟疑,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迟疑是好的。因为在完全投入任何操练之前,先行计算代价,乃是聪明之举。我们经历到一种惧怕——情形大概是:“如果我那样做,人们便会占我的便宜,有了机会去尽情践踏我。”

在此我们必须留意选择服事和选择作仆人之间的差别。选择服事时,我们仍旧自行负责。我们决定服事谁,在什么时候服事。如果自行负责管理,我们便会十分担心谁会践踏我们,就是说,即谁会负责管理我们。

可是当我们选择作仆人时,便会放弃负责管理的权利。反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如果我们自愿让人占便宜,便不会受人支配。当选择作仆人时,我们放弃服事谁以及何时服事的决定权,成为可供差遣的和可被伤害的。

p237

试想一个奴隶的视角。他是从奴隶制度的视角去看生命中一切的事。他不看自己享有与自由人同等的权利。请理解我的意思,当这种奴役属于非自愿的时候,那是残酷的、不人道的。*然而,当这奴役是自由选择的时候,各种事情都会改观。自愿的奴役是一种极大的喜乐。 — *我的博士课题研究范围,有一大部分涉及美国奴隶制度。我对非自愿的奴役之可怖的魔鬼属性,有极敏锐的感悟。

我们可能很难接受奴隶的形象,可是对保罗而言则毫无困难。他时常以作基督的奴仆而夸口,尽情使用公元一世纪“爱奴”(love slave)的概念(即奴隶因爱的缘故自由选择继续为奴)。我们尽力软化保罗的措词,把“奴隶” (slave)一词译为“仆人”(servant)。可是不管用什么字句,让我们确实地了解,保罗的意思就是指他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

因此,那种诚恐被别人占便宜和受践踏的惧怕是合乎情理的,因为那正是可能发生的事。但谁能伤害一位自行选择被人践踏的人呢?托马斯·肯培指导我们要“屈服到那样的地步……以致所有的人都可以跨在你头上,践踏你,像践踏泥土和街道一样”。

在《灵花:圣法兰西斯的故事》那本书中有一个美妙的故事,说到圣法兰西斯如何教导利奥弟兄(Brother Leo)完全的喜乐之意义。当这两人在冷风苦雨中同行时,圣法兰西斯提及那些世人(包括信徒)相信会带来喜乐的东西,但每次都加上一句:“完全的喜乐不在那儿。”末了,利奥弟兄在怒中发问:“奉神的名,求你告诉我,完全的喜乐究竟在哪儿?”于是圣法兰西斯开始数算他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卑微、最自贬身份的东西,每次都加上一句:“利奥弟兄啊,请写下,完全的喜乐就在那儿。”最后他告诉利奥:“最要紧的是,基督所赐给他朋友的圣灵的恩典和礼物,乃是克服自己,以及为基督之爱的缘故,甘愿承受苦难、凌辱、蒙羞和艰苦。”

p238

今天我们发觉那些话很难消化(你必须了解,在这一点上,我也有很大的挣扎才能去聆听灵修大师的话)。我们担心他们的那种态度会无可挽回地引向过度的苦行主义和自辱的道路。在教会里,我们如今才开始从一种“蠕虫神学” (worm theology)中摆脱出来,那种神学把人的才智与潜能加以极度的贬抑。服事是否引导我们回到那种神学里面去呢?不,当然不是。无疑的,那种神学是我们必须时常防备的。不过我们也要谨防从相反方向来的敌人。正如朋霍费尔所说的:“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苦行主义的元素,如果我们让肉体的欲望自由奔驰……我们会发觉极难训练自己去服事基督。”

在生活中服事

服事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的总和,尽管在其中我们会发现所要做的事。它不是一套伦理法则,乃是一种生活方式。做一些明确的服事,与生活在服事的操练中,不是同一个概念。正如篮球运动不等同于篮球规则手册,照样,服事不等同于一些明确的服事行为。像仆人那样做事是一回事,作一个真正的仆人又是另一回事。像所有操练一样,人们可能熟悉服事的技巧,但没有体验到服事的操练。

p239

然而,只强调服事的内在性质是不够的。服事要成为服事,必须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以具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觉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服事的形式可能会怎样。

在开始的时候,有隐藏的服事。即使最公开的领袖也能培养一些服事,是不被一般人知道的。如果所有的服事都是在别人面前所作的,那么我们实在是肤浅的人。请听耶利米·泰勒(Jeremy Taylor)的属灵指示:“爱应当隐匿,受极少的尊敬;缺少称赞也当满足,当你受人轻视或低估时,不要苦恼……” ,隐藏是对肉体的责备和打击。

起初看来,隐藏的服事似乎只是为了受服事的个人的缘故。但事情不是这样。隐藏和匿名的服事甚至影响那些对这事毫无所知的人。他们会察觉到,在自己所处的人群中有一种较深的爱与同情,虽然他们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件秘密的服事是以他们的名义而做的,他们会受感动而更热心,因为他们晓得,服事的美好果效要比所能看到的深刻得多。这是一种可以常由大家去做的服事。它在任何团体中都会激起快乐和欣喜的涟漪。

此外又有小事上的服事。像多加一样,我们可以设法为寡妇做“里衣和外衣”(徒9:39)。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是完成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我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一位朋友来电话说,他妻子使用了他的汽车,问我可否驾车载他办几件事。我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但心中自叹倒霉。跑向门口时,我抓起朋霍费尔所写的《团契生活》那本书,心想也许我会有机会在车上读它。每到一处办一件事时,我都心中懊恼,因丧失了宝贵时间而激愤。最后,我们来到一家超市,那是最后一站。我向朋友挥手说,我会在车中等他。我拿起带来的那本书,打开放书签的那一页,读了下面的一段话:“在基督徒团契中,一个人要为别人所作的第二件服事乃是主动帮助人。在开始的时候,这意味着在琐碎和外表的事上给予简单的帮助。无论何处,人们同住在一起,都有一大堆这样的事。没有人能说,我的身份不适宜做最低贱的服事。一个人若是为了这些琐碎和外表的助人行动所丧失的时间而焦急,这通常表明,他把自己的事业的重要性看得太重了。”

p240

圣方济沙雷说,伟大的德行和微小的忠诚好像糖和盐。糖可能有比较精美的滋味,但它的使用比较少。盐则到处可见。伟大的德行很少发生,小事的服事则是每天要做的事。大的任务需要片刻的重大牺牲,小的事务则需要继续不断的牺牲。“小的时机……每时每刻都会回来……如果我们想对这些小事忠心,就必须向自己的一切意愿死。而我们的倾向是,宁可一百次为神作重大的牺牲,无论怎样激烈和痛苦,条件是让我们获得自由,在每一小事上随从自己的兴趣和习惯而行。”

在属灵的境界中我们很快发觉,真正的问题都在人生微小的不重要的角落中找到。我们对“大事”的迷恋,使我们看不见这种事实。在微小的事上服事会使我们与自己的怠惰和懒慵作对。我们会把微小的事件看作中心问题。芬乃伦说:“轻视小事并非灵里的高超。相反,那是眼光狭窄,把达到了重要地步的事当作了小事。”

p241

又有一种保护别人声誉的服事,即伯尔纳铎所说的“仁厚”的服事。我们是多么需要避免在背后诽谤人和说人的闲话。使徒保罗教导我们“不要毁谤”(多3:2)。我们可以随意把自己的毁谤之语,用敬虔的信仰术语包装起来,但它仍旧是令人死亡的毒物。有一种操练,就是约束自己的舌头。这种操练能在我们里面的那个人身上产生奇妙的作用。

我们也不要成为容纳诽谤他人的谈话之团体。我们教会的牧师团订下的守则被我们的会友逐渐接纳:我们不容许任何会友在一位牧师面前说另一位牧师不好。我们会温和地然而坚决地请他们直接到那位得罪他们的牧师那里去。会友们终于了解,我们简直不容许他们在我们面前对某某牧师说长道短。这条规则由我们牧师团全体同工共同遵守,已经产生了美好的果效。

伯尔纳铎警告我们,恶毒的舌头“给所有听见它说话的人里面的仁厚之心以致命一击,并且尽它所能,破坏根枝,不仅在直接听见它说话的人身上,而且也在别人身上,就是那些后来听见这些诽谤从一个人的嘴唇飞到另一个人嘴唇的人”。“保卫别人的声誉乃是一个深刻和长远的服事。

又有受人服事的服事。当耶稣开始为他所爱之人洗脚时,彼得拒绝。他决不能让他的主屈尊为自己做这种低贱的服务。那似乎是很谦卑的做法,然而事实上,它是隐藏的骄傲之行动。耶稣的服事是对彼得的权威概念之冒犯。如果彼得是主人,他自己决不会去洗别人的脚!

p242

容许别人服事你,乃是一种顺服和服事。那表示承认他们对我们有“国度的权柄” (Kingdom authority)。我们优雅而大方地接受他们的服事,不觉得必须回报。那些由于骄傲而拒绝受人服事的人,便表明他们不顺服神在自己国度中所任命的领袖地位。

又有普通的礼貌上的服事。这样的敏感的行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很不容易实行。可是我们绝不可轻视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礼仪。那是现代社会中仍旧存留的、承认各人的价值的少数方法之一。我们“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多3:2)。

宣教士了解礼貌的价值。他们不敢贸然闯进一个村庄,要求人听他们讲道。他们会先行设法按照正当的礼节,互相介绍、彼此认识。然而我们觉得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可以违反这些礼节,而仍旧被人接纳、被人聆听,当没人听的时候,我们还表示稀奇。

我们埋怨说:“然而那些礼节缺乏意义,那么虚伪。”这说法是假的。它们极有意义而且毫不虚伪。当人对我们说“你好吗”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并非真的关心自己,只是打个招呼而已。等我们一旦胜过自我中心的骄傲,便能看出这种招呼是我们美国人的礼节,一种用以表示他的存在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招手,表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无须觉得要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去敷衍。“谢谢你”和“是的,谢谢”或“不敢当”,以及其他的话语、谢函和回信等都是礼貌上的服事。各种不同的文化自然有不同的特殊礼节,可是目的大都一样:承认别人并认同他们的价值。在我们这个电脑化日增、人性化日减的社会中,礼貌的服事真是一种急切的需要。

p243

还有接待的服事。彼得劝勉我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前 4:9)。保罗也这样做,并且使它成为监督职分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提前3:2;多1:8)。今天迫切需要能够彼此接待的家庭。旧日“客房”的观念,已随着现代的旅馆和餐厅的增加而变得过时了。但我们可以严肃地询问,这种改变是否真是进步呢?我曾经造访加州的西班牙传道会(Spanishmissions of California),因他们给客人所提供的舒适而充足的食宿服务而惊叹。也许应该过时的,是现代那些五光十色而没有人情味的旅店呢!

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把接待的服务作为生活中的首要事件。在任何一个月内,都会有七十人到他们家中来。他们相信,这是神呼召他们所作的服事。我们中多数人也许不能做那么多,不过都能做一些事。我们可以从某处开始。

有时我们限制自己,因为我们把接待变得过分复杂。我记得有一次到某家作客,女主人匆匆忙忙,来来去去,做这做那,诚心诚意地要使每一个客人觉得舒服,我的朋友说了一句话,令大家觉得愕然(但同时也使我们大家松了一口气),他说:“海伦,我不要咖啡,我不要茶,我不要甜饼,我不要纸巾,我只想和你谈谈。你可以坐下来和我们谈话吗?”只要有机会同在一起,互诉衷曲,彼此分享,那就是接待的真谛。

p244

还有聆听的服事。“在团契中,一个人欠别人的第一项服事,就是聆听他们倾诉。正如爱神是以聆听他的话开始,照样,对弟兄的爱也以学习聆听他们开始。”我们特别需要那从彼此聆听而来的帮助。我们无须成为受过训练的心理分析学家,才能成为受过训练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条件是同情和耐心。

我们不一定要有正确的答案才能听得好。事实上,正确的答案常是聆听的障碍,因为我们急于提供答案,超过了聆听对方的倾诉。一种不耐烦的、心不在焉的聆听,对那位倾诉者是一种侮辱。

聆听别人能让我们得到训练,使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去聆听神。它会在我们心中起到一种内在的作用,把我们对生命的挚爱,甚至对事情的先后次序都改变过来。当我们对聆听神觉得迟钝时,最好在静默中聆听别人,看看能否透过别人听见神的声音。“任何人若认为他的时间太宝贵,不能用以保持静默,那人至终会没有时间给神和他的弟兄,只有时间给他自己,以及自己的愚昧行为。”

还有一种服事是互相担当彼此的重担。“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6:2)“基督的律法”是爱的律法,也就是雅各称为“至尊的律法”(雅2:8)。当我们互相担当彼此的伤痛和苦恼,与哀哭的人同哭时,也就完美地成就了爱。特别是,当我们与那班经过死荫幽谷之人在一起的时候,与他们一同忧伤,要比语言好得多。

p245

如果我们关心,就会学习担当他们的愁苦。我说学习,因为这也是一种要去学习掌握的操练。我们中多数的人都太容易犯一个错误,误以为只要决意担当别人的担子,便能做得到。结果刚刚尝试一段时期,生命的喜乐很快就没了,自己反被别人的忧伤重重压住。其实并不需要如此。我们能够学习承担别人的重担,而自己又不会被这些重担所毁坏。耶稣担当了全世界的重担,但他能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 11:30)我们能否学习把别人的忧伤和痛苦抬起来,放进耶稣仁慈的膀臂中,好叫我们的担子比较轻省呢?当然能够,但这是需要学习的。所以,与其冲出去担当全世界的担子,不如比较谦逊地开始。从某些小的角落开始,仔细学习。耶稣会作你的教师。

最后,有一种服事,就是彼此分享生命之道。嘉芙莲·杜赫弟所创立的“静隐之所”有一条法则:那些到“旷野”去单独静修的人是为别人的缘故。他们从神所领受的任何话语,都要带回来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亲切的服事,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到神想要说的一切话。我们需要互相倚靠去领受神丰满的指导。最微小的一分子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句话,我们不敢轻视这种服事。

当然,彼此之间互相宣告这些话乃是一件令人战栗的事。神对我们说话,这一事实并不保证我们能正确地了解那信息。我们的口常把自己的话与神的话混合:“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雅3: 10)这些实情使我们谦卑,叫我们晓得必须深深仰赖神。然而不可因此退缩,因为今天迫切需要这样的服事。

p246

复活的基督向我们招手,要我们拿毛巾束腰去服事人。这样的服事是由内心深处涌流出来的,它是生命、喜乐与平安。也许你想试用一篇祷文去开始,这祷文是我们中许多人采用过的。在一天开始的时候这样祷告:“主耶稣,你若喜欢,请今天引导某人到我这里来,叫我能服事他。”


p246

进深研究

耶稣在他论服事的最著名教训中下了一个结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我们的主借十字架所作的独特的救赎服事,是不能重复的。然而,我们蒙召,可以借着许多超出自我的小小死亡去服事人。当我们为别人的好处而活出新的生命时,令人稀奇的是,我们会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当保罗论及在马其顿的信徒的慷慨时,他注意到“他们先把自己献给主”(林后8:5)。这是服事的操练的第一个记号。服事不能在“缺席”(in absentia)的情况下去做。我们必须亲自卷入其中。像圣法兰西斯一样,我们必须摸麻风病人,我们必须对有需要的人伸手。这与现代的“争第一”的精神正相反(我只插上一句,假如你禁不住时常想做第一,愿神帮助你,因为没有别人会帮助你)。但在神的国中,我们能够放弃这冲动,将一切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我们(彼前5: 7)。

在服事的生活中,有一件实际的事必须清楚了解:由于我们是有限的,那便意味着,对一件任务说“是”,便必须对其他任务说“不”。对这个研究任务说“是”,便必须对许多美好的、高尚的其他任务说“不”。我不能参加好些特别的聚会,不能在许多有意义的团队中服务,不能在好些重要的聚会中讲道,甚至不能给许多有需要的人辅导。如果对这些相当重要的事奉让步,便意味着不能完成这写作。

请听听一位年轻母亲的伤心故事。这位母亲起初以为,服事的意思是,答应一切需要她花时间和精力的要求:“有些人时常不预先通知便偶然造访,而且逗留很长的时间,许多时候直到凌晨两点,弄得我们精疲力竭。我们没有时间一家团聚。我们两个小孩的日常生活和教育都受干扰到了一个地步,以致要把他们交给他人扶养,而我们则参加查经班以及帮助有需要的人。我和我丈夫的关系也受影响,因为我们都精疲力尽,极少有时间单独在一起。很多人都把学前儿童交给我照顾,直到我几乎为所承受的沉重责任而发狂。我为许多女性缝制衣服,因为她们都外出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缝衣服。我在电话中听人倾诉,以致有许多日子,我们的孩子只能吃我在电话机旁能够抓到的东西做成的午餐,家务也搁置下来,因为我忙于服事他人。诸如此类,连绵不断,直到最后,我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站起身来,学会了说‘不’。”

这位深深委身服事的女性,对别人的要求说“是”,便必须对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说“不”。

问题的要点是,我们并非无所不在,这是我们必须坦白承认的。服事的操练要我们为人服务,无分阶级,无分身份,但它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作为人的限制。爱是对所有人之幸福作合理的关怀。如果我把人们带到家中,以为在服事他们,但在这过程中伤害了妻子和儿女,就不是在爱中生活。我多半只是在讨好我那自我中心的需要,自以为义,而不是进到真正的服事里面。我承认,这不容易保持平衡——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很少是平衡的。那也是需要操练的理由。请记住,有操练的人就是当一件事需要他完成时,他能够去完成的人。

洞察力和顺服是服事的操练之钥。学习何时说“不”是重要的,学习何时说“是”也一样。一旦我们被强烈的说“是”的感动所点燃,想要我们说“不”的试探也将临到,它要么设法让我们对一切服事说“不”,要么让我们先对自己讨厌的服事说“不”。最终,它可以像说“是”的试探一样奴役人。我们所需要的,乃是学习圣经的节拍,以致我们对服事的号召说“是”或说“不”,都会从那和谐的节拍中产生出来。

读经日程

星期日:服事的呼召(太20:20—28)

星期一:服事的记号(约13:1-17)

星期二:服事的委身(出21:2、5-6;林前9: 19)星期三:服事的态度(西3:23-25)

星期四:团契中的服事(罗12:9—13)

星期五:小事的服事(太25:31-39)

星期六:服事的榜样(路 10:29—37)

研讨题目

  1. 如果手巾是服事的记号,在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中,怎样能将这记号显示出来?

  2. 你认为,在事奉中,真正的服事与自义的服事相较而言,是否——

恰到好处?

过于理想?

太天真?

忠于圣经,但在今天不切实际?

不熟悉?

3.爱是“对所有人的幸福作合理的关怀”。试讨论一下这个看法,思考这句话中关于服事的涵义。

  1. 在本书中我提到,服事使谦卑进入生命中。你认为谦卑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说,谦卑看上去应该是一副怎样的外表?)

  2. 你曾否容许别人占便宜?它让你感到被伤害,还是感到被释放?

  3. 信徒有没有一些权利,是不能为了别人的缘故而放弃的?7. 在你的生活中,隐藏的服事会是什么样的?

  4. 下星期试看你能否每天找到一种方法,去实行普通礼貌的服事。

  5. 如果别人要求你付出时间和关注,什么时候应该说“不”?10. 这个月内抽点时间,试一试下列的祷文:“主耶稣,如果你今天把某人带到我这里来,叫我能服事他,我会深深感激。”

推荐阅读

·Bonhoeffer, Dietrich. Life Together. Translated by John W.Doberstein.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76.

本书对服事的生活、独处和认罪都有充满力量的真知灼见。它是一本重要的读物。(中文版:朋霍费尔著,《团契生活》,高喆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编注

·Greenleaf, Robert K. The Servant as Leader. Cambridge, Mass.:Center for Applied Studies, 1973.

这本书是一篇三十七页的长文,作为四册的第一册出版,讲如何服事个人、机构和同工会。

·Greenleaf, Robert K. Servant Leadership. New York: PaulistPress, 1977.

一本学术著作,谈的是合法权力的性质和益处。作者在社会群体的服务和基督教群体的服事两方面都是行家。(中文版:格林里夫著,《仆人领导学》,胡愈宁、周慧贞译,台北:启示出版社,2004年。——编注)

·Mains, Karen Burton. Open Heart Open Home. Elgin, III.:David C. Cook Publishing Co., 1981.

一本让人备受鼓舞的书,呼召人们参与到家庭接待事工中去。

·Swindoll, Charles R. Improving Your Serve. Waco, Tex.: WordBooks, 1981.

本书是一本极有帮助的讲道集,讨论无私生活的艺术。(中文版:司温道著,《仆人领袖:舍己生活的艺术》,李清丽译,台北:中国学园传道会出版部,2005年。——编注)

2023-04-29-3.jpg

作者简介

傅士德(1942-),美国著名作家,乔治·福克斯大学学士,富勒神学院教牧学博士和霍顿学院荣誉博士;曾任信友大学(Friends University)教授,创办并担任Renovaré机构主席达十七年;著有多本畅销书,包括《属灵传统礼赞》《简朴生活真谛》和《偶像的挑战》等。

书籍简介

本书是关于生命操练的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操练模式,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问题以及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功底,使之成为当代杰出的生命转化导师。生命的洗练。


目录

中文简体版编者说明/1

自序/5

导论:引入美好的生活 /17

1 属灵操练:释放之门 /31

第一部分 内在的操练/53

2 默想的操练 /55

3 祷告的操练 /83

4 禁食的操练 /105

5 研究的操练 /129

第二部分 外在的操练/153

6 简朴的操练 /155

7 独处的操练 /183

8 顺服的操练 /205

9 服事的操练 /229

第三部分 团契的操练 /253

10 认罪的操练 /255

11 敬拜的操练 /277

12 引导的操练 /303

13庆祝的操练 /325

注/344

现代灵修作品推荐 /358

致谢 /366

庆祝本书出版二十五周年!/371

正文经文索引/380

正文主题索引/383

2023-04-29-2.jpg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 20:26-28 和合本)

Not so with you. Instead, whoever wants to become great among you must be your servant, and whoever wants to be first must be your slave—just as the Son of Man did not come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 and to give his life as a ransom for many.”(Matthew 20:26-28 NIV)

IN CHRIST

===